一种磷脂酰肌醇的化学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08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脂酰肌醇的化学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大豆磷脂作为原料,利用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得到磷脂酰肌醇产品。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磷脂酰肌醇的化学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磷脂酰肌醇产品,其纯度高达90%以上,以此产品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显色培养基的底物,显色效果很好,与同类显色培养基相比无明显差异。因此可以作为进口原料的替代品应用到LM显色培养基,降低LM显色培养基中底物的价格。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磷脂酰肌醇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磷脂酰肌醇的化学溶液分离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李斯特属,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 70%。由于其具有耐热(60°C)、耐低温(4°C)、耐盐、耐干燥等特性,因此潜在危害很大,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所关注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1986年,WHO和FDA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四大致病菌之一 ;2000年,LM被WHO列为重点检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于2009年开始使用食品中LM的限量标准。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之后,我国开始逐步研究通过实施微生物学危险性评价(MRA) 和危害性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原理来加强对微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有效管理。2009年JEMRA及美国FDA/FSIS分别对即食食品中LM进行定量评估并发布了评估报告。近年来LM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其分离和鉴定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LM的检测时间、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性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脂酰肌醇的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粗品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2.5∶1的氯仿/甲醇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收集组份,再经真空干燥,得到磷脂酰肌醇;所述的粗品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取大豆磷脂,按质量体积比1∶3~10g/ml加入碱性乙醇中浸提若干次,固液分离得到粗分离混合物,将粗分离混合物溶于正己烷中,然后再加入含有硝酸钾的体积分数为55%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出乙醇水相,再按0.03~0.05g/100ml加入钙盐,充分溶解,静置待沉淀析出后分离沉淀,真空干燥得到粗品;或者(2)a)取大豆磷脂,将其溶于冷氯仿中,搅拌并加入冷甲醇,至大豆磷脂充分溶解后再继续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平李琳张菊梅蔡芷荷郭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