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42311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 luteofolius HMGIM‑X12008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212。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将分离母种后,制备原种,制作生产种,将生产种接种到栽培料后,进行栽培管理。经过发明专利技术人反复试验研究,摸索得到了适合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的栽培培养基和栽培方法,可成功实现黄褶裸伞的人工栽培。

A new species of yellow fold naked parachute and its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us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strain and its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yellow umbrella fold bare new strains and its cultivation method and use the yellow umbrella fold bare new strains of yellow bare Gymnopilus luteofolius fold umbrella HMGIM X120086,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is CCTCC No:M2017212. The cultiv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isolation of the parent speci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original species, the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seed, the inocu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seed to the cultivated material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After repeated experiments, the researchers found a suitable cultivation medium and cultivation method for the new strain of the Yellow fold umbrella, and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the naked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和用途。
技术介绍
据报道,目前存在于地球上的大型真菌约为150000种,已经为人们所知的不超过10%,除了我们大家熟知的香菇、木耳、平菇等食用菌,灵芝、虫草等药用菌外,还有大量的大型真菌的丰富资源亟待科研工作者去揭示与利用。我国野生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野生菌是可以被人们采集和食用的,有些种类是有毒的,不能直接食用,但是可以提取其中的毒素作为人或动物的药物,或者作为杀虫剂等进行开发。有些野生菌种类子实体坚硬,无法被人直接食用,但是可以利用它们来生产各种有用的酶,用于生产纤维素或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有些种类是松树、桦树、栎树等树木的共生菌,可以利用他们来繁育树苗,提高幼苗的栽培成活率。虽然野生菌数量众多,目前能人工栽培的仅占不到3.4%,绝大多数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野生菌驯化研究仍具很大潜力,其中不乏质地优良,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种类。开展野生菌的驯化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市场食药用菌种类,促进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裸伞属Gymnopilus是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的一类大型真菌,该属内许多品种具有毒性,我国已报道的橘黄裸伞Gymnopilusspectabilis、绿褐裸伞Gymnopilusaeruginosus、条纹裸伞Gymnopilusliquieiriae、储黄裸伞Gymnopiluspenetrans、杉木黄裸伞Gymnopiluspicrina等均为有毒种类,中毒类型多为胃肠炎型或神经精神型。研究表明,裸伞含有裸盖菇素,它是一类具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在墨西哥等地的土著人的某些宗教仪式中使用了数百年。裸盖菇素的毒理作用机制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通常认为它首先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神经系统,然后激活5-羟色胺受体而引起神经兴奋作用。裸盖菇素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引起神经兴奋、致幻,严重的出现心动过速、瞳孔放大、排尿困难,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在裸伞属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橘黄裸伞。橘黄裸伞(Gymnopilusspectabilis(Fr.)Sing.),中文俗称“大笑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报道,橘黄裸伞是一种有毒的蘑菇,误食后可引起头眼昏花、如醉酒者步态不稳,轻者轻狂大笑,重者昏迷甚至死亡。此外,橘黄裸伞中的苦味成分还具有神经兴奋和抗肿瘤作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橘黄裸伞子实体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发现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化合物。曾有研究报道表明,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是一种有希望对伐木厂受污染土壤进行生物降解的真菌。在人工驯化方面,包海鹰等人首次实现对该菌株的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橘黄裸伞能在麦麸、锯末、石膏、石灰,且不添加多菌灵的培养料上长出子实体,从接种到现原基时间为6个月。橘黄裸伞是一种可以实现人工栽培的菌物,但因周期长、子实体产量低等因素,目前尚未进行商业化栽培。鉴于裸伞属的有毒品种较多,而目前对黄褶裸伞的研究几乎为空白,针对它的野生菌种进行人工驯化研究及功能方面进行研究,提供黄褶裸伞的菌种及栽培方法,对于野生食用菌的应用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和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该新菌种在西藏林芝地区色季拉山观景台采集得到,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黄褶裸伞新菌种,通过对子实体部分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原始菌株,命名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HMGIM-X120086,已于2017年4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212。经分子生物学测定其ITS分子序列,与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相似性高达99%,经过形态学鉴定,其宏观特征和显微特征与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一致,鉴定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HMGIM-X120086具有以下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型至中等大小,菌盖直径1.5-5cm,凸镜形,后期渐平展;菌盖表面黏,初期紫红色至红褐色,后期中部淡紫红色,边缘逐渐变浅,呈现粉黄色。菌肉薄,初期为淡紫色,后期变黄色,味道苦,气味不明显。菌褶直生至稍延生,初期肉桂色,后期黄褐色,褶幅宽,密。菌柄中生,长1.51.5-3.5cm,粗0.3-0.8cm,等粗或向下渐粗,与菌盖表面近同色,基部颜色较深,菌环以下具纤毛状鳞片,中实。菌环上位,纤维质,易脱落。担孢子椭圆形至卵圆形,5.5-7×4-5μm,芽孔微小,壁薄,光滑,遇KOH溶液呈浅锈褐色至锈褐色;孢子印锈褐色。担子棍棒状,17-23×4-5.5μm,具2-4个担孢子小梗,长约2.5μm,壁薄,光滑,遇KOH溶液内含物呈现浅黄色。褶缘囊状体丛生,25-40×8-10μm,呈拟纺缍形至近棍棒状,壁薄,光滑,遇KOH溶液透明至带褐色。菌褶菌髓平行型,菌丝直径约10μm,壁薄,光滑,遇KOH溶液透明至带黄色。菌盖皮层菌丝直径2.5-5μm,壁薄,光滑,遇KOH溶液透明。菌肉菌丝细胞略膨大,直径6.5-8.5μm,壁薄,光滑,遇KOH溶液透明至带黄色,具锁状联合。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最早由CharlesHortonPeck记载于1875年,命名为Agaricusluteofolius,将它列为蘑菇属的一种,1887年PierAndreaSaccardo将其易名为Pholiotaluteofolius,归属于鳞伞属。1951年真菌学家RolfSinger将其命名为现名。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经常被认为是黄色菌褶的裸伞,广泛分布于密树丛的枯的阔叶树和针叶树上。在北美的东海岸发生于七月末,西海岸则发生于冬季。它具有锈橙色的孢子印和苦味。它含有致幻的裸盖菇素。国内对此有研究的学者图力古尔根据微观特征认为Gymnopilusluteofolius仍应命名为黄褶鳞伞Pholiotaluteofolia(Pk.)Sacc,提出其在中国的分布地为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2005)。认为该种的主要特征为:菌盖凸镜形,表面黏,中部淡紫红色,边缘渐浅,呈粉黄色;菌柄与盖面近同色;担孢子侧面为菜豆形;侧生囊状体呈中间膨大的拟纺锤形。该种曾被SingerR.放在裸伞属(GymnopilusKarst.)中,作为Gymnopilusluteofolius(Pk.)Sing.。但裸伞属与鳞伞属的主要区别在于担孢子壁的状态:裸伞属担孢子壁粗糙、具小瘤、无芽孔;鳞伞属的担孢子壁光滑、芽孔有或无。专利技术人观察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的菌种的担孢子壁状态更倾向于鳞伞属,故暂将该种放入鳞伞属中,并作为国内新记录种。根据LauraGuzma′n-Da′valos等的研究结果,裸伞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 luteofolius HMGIM‑X12008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luteofoliusHMGIM-X120086,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212。2.一种上述黄褶裸伞新菌种CCTCCNo:M2017212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分离母种后,制备原种,制备生产种,将生产种接种到栽培料后,进行栽培管理,所述栽培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在20-25℃避光培养30-35天,菌丝成熟后,置于20-25℃遮光处,再经10-15天,菌丝完成后熟期,控制温度在18-22℃,空气相对湿度85-95%之间,光照强度约200-300lux,每日光照10-12小时,二氧化碳含量在1200ppm以下,直至菌盖平展,采收,其中,所述栽培料成分包括:木屑55-58%、棉籽壳31-33%、麸皮8-10%、CaCO31-2%,所述栽培料的含水量60-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1)在20-25℃避光培养30-35天,此时菌丝已基本长满栽培料;(2)菌丝成熟后,置于20-25℃遮光处,再经10-15天,菌丝完成后熟期;(3)控制温度在18-22℃,空气相对湿度85-95%之间,光照强度约200-300lux,每日光照10-12小时,二氧化碳含量在1200ppm以下,直至菌盖平展,采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母种步骤包括:无菌操作接入组织分离的菌种,置于25℃培养箱中恒温暗培养,待菌丝长满母种培养基例如母种培养基斜面后后则可进行转接,其中,所述分离母种过程使用的分离母种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马铃薯20%、葡萄糖2%、琼脂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种的步骤包括:向原种料中无菌操作接入母种,接种时确保母种料块埋入原种料中,把已接种的原种置于25℃培养箱中恒温暗培养,待菌丝吃满料后则可作为原种转接;所述制备原种的原种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粱75-79%、小米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惠萍刘远超谢意珍莫伟鹏熊卫萍夏凤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