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0815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需要突破传统工作原理,以化解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悬置装置弹性基体为分层结构,该层结构包括带周期布置凹槽的弹性基体层,以及设有充液型腔的中间层,气穴和充液型腔均为多层叠加构成,气穴以空间点阵形态,周期性地排布于由弹性基体层构成的固态基体中;对应于基体中部的呈放射状的充液型腔的每一放射方向的基体周边设有一个带质量块的悬臂。主要用于车辆驾驶室悬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驾驶室悬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车辆驾驶室内的声学与振动舒适性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已演变为重要的整车性能指标,成为技术竞争的新焦点。而作为重要的减隔振装置,驾驶室悬置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重型汽车及工程机械中,对抑制驾驶室结构振动以及因结构振动而引发的声辐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驾驶室悬置是指由弹性阻尼元件构成悬置单元,将驾驶室悬置于车架之上的振动控制系统。传统的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根据其所采用弹性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金属弹簧悬置、空气弹簧悬置、液压悬置、橡胶悬置等。无论何种具体类型,其工作原理均单纯立足于经典振动理论的“质量一弹簧一阻尼器”模型,并由于实际车型驾驶室系统及其相关元件的质量分布、空间布置与运动关系存在诸多限制,制约了悬置单元有效作用频带的合理设置。具体体现为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现实情况下,往往是牺牲其高频隔振能力,这对车内声环境的改善更为不利),同时难以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无法满足车辆用户日益苛刻的声学与振动舒适性要求。可以预见,传统驾驶室悬置单元终将无法适应整车匹配的技术条件,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包括带固定螺栓(9)的上连接板(8)、带固定螺栓(1)的下连接板(2)和与下连接板(2)接触的弹性基体层(3),其特征在于:悬置装置弹性基体为分层结构,该层结构包括带周期布置凹槽的弹性基体层(4),以及设有充液型腔(6)的中间层(5),气穴(10)和充液型腔(6)均为多层叠加构成,气穴(10)以空间点阵形态,周期性地排布于由弹性基体层(4)构成的固态基体中;对应于基体中部的呈放射状的充液型腔(6)的每一放射方向的基体周边设有一个带质量块(7)的悬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渭平杨明亮陈亮吴昱东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