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感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将按重量份计算称取的蓝布正65份、铁筷子60份、木芙蓉叶50份、紫苏50份、石吊兰50份、马兰草75份和荆芥50份通过提取、浓缩和干燥得到提取物;然后加入辅料制成。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原料的配比;提取工艺中的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和滤布选择;浓缩工艺中的浓缩方式选择和浓缩温度;干燥工艺中的干燥方式和温度;以及制剂工艺中的配料配比、湿润剂选择和配比、制粒方法和整粒方法都是在发明专利技术人大量实验基础上获得的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过程简单,制剂效果显著且生产无需使用多种中间配料,成本较低,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大量能源,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感清制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畏寒、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现有的感清制剂一般是糖浆剂,但是在服用时糖浆剂需用汤匙而导致用量不够准确,会影响疗效;糖浆剂含糖而导致糖尿病人不能使用;且糖浆剂携带不便,仓储运输成本较高。颗粒剂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专利ZL02134089. 7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中涉及到感清制剂的中间产品(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上述七味药材(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和荆芥),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小时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即制得感清制剂中间产品。但是此专利公开 的制备方法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多种中间配料,成本较高,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25小时以上)和大量能源,不利于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无需使用多种中间配料,成本较低,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大量能源,利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按重量份计算称取蓝布正65份、铁筷子60份、木芙蓉叶50份、紫苏50份、石吊兰50份、马兰草75份和荆芥50份,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和荆芥均切成O. 3-2. O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C _80°C,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08-1. 10,得c品;将c品通过减压干燥、微波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提取物;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辅料为糊精粉和/或淀粉;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I : 4。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具体为,加入辅料后以乙醇做湿润剂,然后用干法制粒,再采用2号药典筛和4号药典筛进行整粒,取通过2号药典筛但不能通过4号药典筛的颗粒作为成品,即制得感清颗粒剂。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提取物;A.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荆芥均切成O. 3-2. O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B.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_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C.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C -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9,得c品;D.将c品以60-150 °C为进口温度,100-220 V为出口温度,进料速度为10-70mL · mirT1,进行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得提取物。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中,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提取物;A.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荆芥均切成0.3-2. O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B.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第一次加7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用8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C.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C -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9,得c品;D.将c品以80°C进口温度,120°C为出口温度,进料速度为30-401^1^1,进行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得提取物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中,所述的提取物含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少于18% ;含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不少于5. 6 %。 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所述的乙醇为75%的乙醇。前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中,所述的感清颗粒剂含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少于4% ;含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不少于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是在原有清感制剂的处方上,经过反复实验、对比、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获得的清感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取工艺中的煎煮时间、次数和加水量;浓缩工艺中的浓缩方式选择和浓缩温度;干燥工艺中的干燥方式和温度;以及制剂工艺中的配料配比、湿润剂选择和配比、制粒方法和整粒方法都是在专利技术人大量实验基础上获得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无需使用多种中间配料,成本较低,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大量能源,利于推广使用。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感清颗粒剂,原料成分溶出度好,原料利用度高;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感清颗粒剂药性稳定,治疗效果优于现有制剂;并且用量够准确,能够为糖尿病人使用,携带方便,仓储运输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工艺有效可控,且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感清颗粒剂药性稳定,治疗效果优于现有制剂。实验例I.提取工艺中的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对中间产物中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和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含量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用料蓝布正65g、铁筷子60g、木芙蓉叶50g、紫苏50g、石吊兰50g、马兰草75g、荆芥50g。选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测定中间产物中的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和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的含量。具体为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见表I),按上述用料1/2取药,按表2进行提取,合并滤液,浓缩至300-350mL,精密移取50mL置于IOOmL容量瓶中,加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O. 45 μ m微孔滤膜过滤。因素水平表见表I,正交试验方案见表2。表I因素水平表权利要求1.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称取蓝布正65份、铁筷子60份、木芙蓉叶50份、紫苏50份、石吊兰50份、马兰草75份和荆芥50份,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和荆芥均切成O. 3-2. O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C -80°C,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08-1. 10,得c品;将c品通过减压干燥、微波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提取物;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辅料为糊精粉和/或淀粉;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具体为,加入辅料后以乙醇做湿润剂,然后用干法制粒,再采用2号药典筛和4号药典筛进行整粒,取通过2号药典筛但不能通过4号药典筛的颗粒作为成品,即制得感清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提取物; A.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荆芥均切成O.3-2. O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 B.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_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 C.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C-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9,得c品; D.将c品以60-150°C为进口温度,100-220 °C为出口温度,进料速度为10-70mL · min—1,进行喷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称取蓝布正65份、铁筷子60份、木芙蓉叶50份、紫苏50份、石吊兰50份、马兰草75份和荆芥50份,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和荆芥均切成0.3?2.0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80℃,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1.10,得c品;将c品通过减压干燥、微波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提取物;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辅料为糊精粉和/或淀粉;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源红,张英,胡芳,王晓冬,马敬原,李星,安斯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