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保险杠的上横杆上套有弧形板,套在车架斜管上端的两个U形紧固扣穿过弧形板并结合螺母将车架斜管与保险杠紧固在一起;车架斜管的下端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U形连接板,套在车架斜管下端的U形紧固扣穿过U形连接板并结合螺母与U形连接板紧固在一起,保险杠的下横杆上铰接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连杆,这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紧固在U形连接板的两个折弯部上。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安装方式灵活、拆卸容易,方便用户选择性地进行安装拆卸,不需要对车架斜管做任何改动,加工尺寸要求不高,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不需要在车架及保险杠上钻孔,增加了保险杠和车架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摩托车保险杠与车架斜管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保险杠2的上横杆2a通过套在车架斜管I上的U形紧固扣5与车架斜管I紧固在一起。U形紧固扣5的两端带螺纹、与螺母结合进行紧固。保险杠2的下端朝远离车架斜管I的方向倾斜成夹角,在保险杠2的下横杆2b上向车架斜管I的方向延伸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2c,在两根连接杆2c之间设置有U形板9,U形板9套在车架斜管I上,两端带螺纹的螺杆10穿过车架斜管I、U形板9和连接杆2c并结合螺母将保险杠2的下端与车架斜管I紧固在一起。这种固定式安装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车架及保险杠上分别开有连接孔,使得保险杠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固定,每种车型需单独配置一种保险杠,通用性不强;(2)即使是每种车型单独配置一种保险杠,对车架及保险杠上安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都很高,并影响了车架及保险杠的强度;(3)保险杠为选装件,部分用户为了整车外观或减小行进时的阻力,拆卸掉保险杠,造成车架斜管上的保险杠安装孔暴露出来,影响整车外观;如车架斜管上不设置保险杠安装孔,当需要安装保险杠时还得重新打孔;(4)安装后的保险杠与车架斜管的夹角,不能根据使用需要调整角度,如在下雨天过后,需要在保险杠上套装上挡泥板,要想调整保险杠的上下位置和保险杠使用角度以达到挡泥最佳效果,就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无需在保险杠和车架斜管上打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强度可靠,并可根据安装需要进行上下位置及角度调节、通用性强。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斜管和保险杠,关键在于所述保险杠的上横杆上套有弧形板,套在车架斜管上端的两个U形紧固扣穿过弧形板并结合螺母将车架斜管与保险杠紧固在一起,这两个U形紧固扣分别位于保险杠上横杆的上下两侧;所述车架斜管的下端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U形连接板,且U形连接板的折弯部位于U形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套在车架斜管下端的U形紧固扣穿过U形连接板并结合螺母与U形连接板紧固在一起,所述保险杠的下横杆上铰接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连杆,这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在U形连接板的两个折弯部上。弧形板是根据保险杠的截面设计,设计成弧形是为了能很好地压扣在保险杠上,结合两个U形紧固扣,紧固在车架上并且压紧保险杠。只要松开U形紧固扣上的螺母,保险杠就有一个旋转的自由度。通过下端的连接杆安装到U形连接板上,U形连接板通过两个U形紧固扣,固定在车架斜管上,由于连杆与保险杠的下端铰接,U形连接板在安装时可沿车架斜管上下调节,就可以实现在车架上随意布置如发动机安装点,喇叭安装支架,在保险杠上布置挡泥板等。具体安装时,可根据保险杠与车架斜管的位置,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杆。套在车架斜管上端的所述U形紧固扣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上设置有U形紧固扣的过孔。在U形紧固扣与弧形板之间增加平板,可增大保险杠与车架斜管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平板与弧形板的面接触,使保险杠与车架斜管的连接更为紧固。所述U形连接板的折弯部上纵向设置有一列调节孔,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在其中一个调节孔上。调节孔是来调节保险杠与车架斜管之间的安装角度以达到理想 位置,可根据角度需要选择不同的调节孔进行紧固。优选为,套在车架斜管下端的所述U形紧固扣共两个,进一步保证安装的可靠性。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安装方式灵活、拆卸容易,方便用户选择性地进行安装拆卸,不需要对车架斜管做任何改动,加工尺寸要求不高,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不需要在车架及保险杠上钻孔,增加了保险杠和车架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选用不同连杆进行相同安装角度、不同安装位置的示意。图3是选用同一连杆进行不同安装角度及安装位置的示意。图4是传统的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由车架斜管I、保险杠2、弧形板3、U形紧固扣5、连杆6、U形连接板7、螺栓螺母组件8等组成。保险杠2是由圆钢弯折成的近似矩形的框架结构。保险杠2的上横杆2a上套有弧形板3,弧形板3根据保险杠的截面设计。在车架斜管I的上端套有两个U形紧固扣5,这两个U形紧固扣5穿过弧形板3并结合螺母将车架斜管I与保险杠2紧固在一起。这两个U形紧固扣5分别位于保险杠2上横杆2a的上下两侧。套在车架斜管I上端的两个U形紧固扣5与弧形板3之间最好设置有平板4,平板4上设置有U形紧固扣5的过孔。U形紧固扣5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结合螺母进行紧固。这是保险杠2与车架斜管I的上安装点。车架斜管I的下端与保险杠2之间设置有U形连接板7,U形连接板7的折弯部7a位于U形连接板7的左右两侧。套在车架斜管I下端的U形紧固扣5穿过U形连接板7并结合螺母与U形连接板7紧固在一起。保险杠2的下横杆2b上铰接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连杆6,这两个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8紧固在U形连接板7的两个折弯部7a上。最好是,U形连接板7的折弯部7a上纵向设置有一列调节孔7b,连杆6通过螺栓螺母组件8紧固在其中一个调节孔7b上。另外,套在车架斜管I下端的U形紧固扣5最好是两个。这是保险杠2与车架斜管I的下安装点。图2所示为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杆6进行安装时,车架斜管I与保险杠2之间的安装角度相同、安装位置不同;同理,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杆6还可以进行不同安装角度、相同安装位置的安装,以及不同安装角度、不同安装位置的安装。图3所示为选用同一连杆6进行安装时,车架斜管I与保险杠2之间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都不同。结合图2和图3可知,对于同一连杆6来说,进行调节安装时,安装角度或安装位置同时发生变化,安装的可调性受限。而对于不同连杆6来说,可以实现任意角度、任意安装位置的调节,以满足车架I或保险杠2上其他任何零件的安装要求。,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将连杆6与U形连接板7不同位置的调节孔7b连接,达到调节保险杠2倾斜角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斜管(I)和保险杠(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2)的上横杆(2a)上套有弧形板(3),套在车架斜管(I)上端的两个U形紧固扣(5)穿过弧形板(3)并结合螺母将车架斜管(I)与保险杠(2)紧固在一起,这两个U形紧固扣(5)分别位于保险杠(2)上横杆(2a)的上下两侧;所述车架斜管(I)的下端与保险杠(2)之间设置有U形连接板(7),且U形连接板(7)的折弯部(7a)位于U形连接板(7)的左右两侧,套在车架斜管(I)下端的U形紧固扣(5)穿过U形连接板(7)并结合螺母与U形连接板(7)紧固在一起,所述保险杠(2)的下横杆(2b)上铰接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连杆¢),这两个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8)紧固在U形连接板(7)的两个折弯部(7a)上。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套在车架斜管(I)上端的所述U形紧固扣(5)与弧形板(3)之间设置有平板(4),所述平板(4)上设置有U形紧固扣(5)的过孔。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杠与车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斜管(1)和保险杠(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2)的上横杆(2a)上套有弧形板(3),套在车架斜管(1)上端的两个U形紧固扣(5)穿过弧形板(3)并结合螺母将车架斜管(1)与保险杠(2)紧固在一起,这两个U形紧固扣(5)分别位于保险杠(2)上横杆(2a)的上下两侧;所述车架斜管(1)的下端与保险杠(2)之间设置有U形连接板(7),且U形连接板(7)的折弯部(7a)位于U形连接板(7)的左右两侧,套在车架斜管(1)下端的U形紧固扣(5)穿过U形连接板(7)并结合螺母与U形连接板(7)紧固在一起,所述保险杠(2)的下横杆(2b)上铰接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连杆(6),这两个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8)紧固在U形连接板(7)的两个折弯部(7a)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