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国秀专利>正文

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382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左、右护框,所述的左、右护框的内侧边缘竖直设置转动轴,一个用于与摩托车固定的安装架两边上下各设置有上转轴固定板和下转轴固定板,转动轴安装其间,左、右护框可以在其上转动和轴向移动;还设置有确定工况的工况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工况的压紧装置和用于转换和锁紧的操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保险杠维修成本,保险杠的使用由用户方便的进行选择,还有保护车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美化车身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保险杠,尤其涉及骑式摩托车可以收折、调节的保险杠。
技术介绍
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安装在摩托车前面下方,位于驾驶员脚的正前方,保险杠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摩托车侧翻的时候碰伤发动机、消声器或其他比较重要的零部件,保险杠也可以在野外骑车的时候保护驾驶员脚不被灌木、杂草等碰伤、擦伤。保险杠通常为整体的、大致为在竖直方向呈长方形的框架,其中间固定安装在摩托车上,两边形成左、右护框,左、右护框展开的横向整体宽度能侧向挡住发动机、消声器等,使摩托车发生侧翻时,地面先碰到保险杠,左、右护框还刚好挡在驾驶员腿前方,可以安装一块护板、胶皮,具有挡水、挡泥、挡风等功效。由此,许多用户选择安装保险杠。上述现有技术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一般用比较粗的钢管制造,中部安装在车架前面,由于是整体结构,保险杠的强度很高,而连接部分是最薄弱部分,在发生侧翻事故后,往往还要损坏车架,修复成本高;另一方面,修复、更换保险杠要整条进行更换,比较浪费;再者,用户仅仅在复杂环境驻车的时候需要保险杠,许多时候不需要,买车的时候,只能选择安装和不安装,为难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骑式摩托车保险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并使保险杠的使用能由用户方便的进行选择,并操作方便。本技术提供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左、右护框,所述的左、右护框的内侧边缘竖直设置转动轴,一个用于与摩托车固定的安装架两边上下各设置有上转轴固定板和下转轴固定板,转动轴安装其间,左、右护框可以在其上转动和轴向移动;还设置有确定工况的工况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工况的压紧装置和用于转换和锁紧的操纵装置。本技术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左、右护框分开安装,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是分体组合形式,维修时只单独更换损坏部分,维修成本大大降低;保险杠有使用状态和不使用状态,可以预先安装在车上,是否使用由用户方便的进行选择。将左、右护框安装在一个安装架上,安装架固定在摩托车上。安装架主要用于在摩托车上进行固定,同时也利于左、右护框的安装;安装架将左、右护框组合起来,在形式上和现有技术相同,对于各种骑士摩托车,因其前端宽度不同、结构各异,安装可以收折的左、右护框可能受到结构限制,采用了安装架就可以在上面设置各种固定的点和安装零部件,就能非常方便的适应不同的车型。工况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左、右护框安装的张开和收折的位置,压紧装置用于确定工况后进行状态固定,操纵装置进行转换和锁紧工况的操作。方案中,所述工况定位装置可以是在下转轴固定板设置定位工况的卡槽,所述左、右护框设定位销与卡槽匹配。定位销与卡槽的配合进行定位,平时定位销是用压紧装置保持常备的卡入卡槽中的,只有提起定位销时,定位销才与卡槽脱离,才可以进行左、右护框的收折,保证定位的可靠性,当提起左、右护框,定位销与卡槽脱离配合,就可以转动,操作简单、方便。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销固定在左、右护框的下框边下端,呈倒立的三角形或者锥形,从上向下插入卡槽,有利于消除噪音,还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卡槽与定位销设置成锥度的配合面,有利于消除配合间隙,防止左、右护框的晃动,加上定位销是用工程塑料制造的,自动进行间隙补偿,效果非常好。所述下转轴固定板还可以设置限位板,限制左、右护框的转动。防止转动过头,发生与摩托车碰撞而造成损坏。方案中,所述转动轴可以 穿设在左、右护框的竖管内,所述固定工况的压紧装置可以是竖管中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转动轴上,上下分别作用于缓冲胶套和固定块;所述缓冲胶套内套在竖管中、外套在转动轴上,竖管可以相对其转动和轴向移动,上端作用在上转轴固定板下方;所述固定块外套在转动轴上并固定在竖管内,可以相对转动轴转动和轴向移动。这个压紧装置主要依靠压缩弹簧将左、右护框向下方推动,以保持定位销平时始终卡在卡槽中,有自动定位作用,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提起左、右护框,克服压缩弹簧的力后,定位销退出卡槽,左、右护框可以绕转动轴转动。上述方案中,所述竖管下方可以固定一个下轴套,转动轴穿过后在下转轴固定板上安装,下轴套可以相对转动轴转动和轴向移动,固定块位于下轴套上方与竖管焊接。固定块的位置不同可以选用不同长度的弹簧,选择需要的弹簧力。所述转动轴可以选择螺钉杆,穿过上转轴固定板和下转轴固定板在下转轴固定板下方用螺母固定。轴固定的方式简单、安装方便。方案中,所述操纵装置是在左、右护框的上框边靠近上转轴固定板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操纵轴,以操纵轴为支点设置杠杆形式的操纵杆,操纵杆一端安装操作按钮,另一端一体设置锁紧块,锁紧块可以嵌入上转轴固定板和左、右护框的竖管之间的轴向移动间隙中,限制左、右护框的轴向移动;一个扭簧安装在操纵杆上,推动操纵杆向一个方向转动,保持锁紧块的常备的嵌入上述轴向移动间隙中。用锁紧块限制左、右护框的轴向移动,就是左、右护框不能提起来,就不能进行工况转换,只有按动操作按钮,克服扭簧力后,锁紧块才能退出,才能提起左、右护框,进行工况转换,多重的锁止保证工作状态的可靠性;但是,上述的按钮位置刚好是驾驶员手提左、右护框时,拇指的位置,操作动作刚好联动,操作非常方便。上述方案中,所述操纵杆可以用工程塑料制造。操纵杆是起控制作用的,受力较小,塑料制造可以适用复杂的形状,可以造型美观些,但成本不高。方案中,所述左、右护框还可以设置安装挡泥板的安装支耳。安装支耳除安装挡泥板外,还可以安装其他小功能部件,非常方便。综合上述,本技术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因采用分体组合形式,可以单独更换,降低保险杠维修成本,保险杠的使用由用户方便的进行选择,还有保护车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美化车身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I为本技术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位于张开状态;图3为图2的位于收折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旋转,即图I的收折状态左视图;图5为图I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5的A向示意图;图8为图3的A-A剖视图旋转;图9为图8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I的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C-C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2处于操纵状态,操纵装置处于转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I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2的I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见图I- 4,本技术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左护框11、右护框12,左、右护框两边对称,左、右护框的内侧边缘竖直设置转动轴2,一个用于与摩托车固定的安装架4两边上下各设置有上转轴固定板45和下转轴固定板34,转动轴2就支撑的安装在上转轴固定板45和下转轴固定板34之间,左护框11或右护框12可以在转动轴2上转动和轴向移动;还设置有确定工况的工况定位装置3A、用于固定工况的压紧装置和用于转换和锁紧的操纵装置3B。其中的安装架4有利于在摩托车上进行固定,对于各种骑士摩托车,因其前端宽度不同、结构各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式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左、右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护框(11、12)的内侧边缘竖直设置转动轴(2),一个用于与摩托车固定的安装架(4)两边上下各设置有上转轴固定板(45)和下转轴固定板(34),转动轴(2)安装其间,左、右护框(11、12)可以在其上转动和轴向移动;还设置有确定工况的工况定位装置(3A)、用于固定工况的压紧装置和用于转换和锁紧的操纵装置(3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秀
申请(专利权)人:梁国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