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胜专利>正文

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82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所述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所述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所述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耗钢材量大、整车重量大和运送货物量少等缺陷,以实现耗钢材量小、整车重量小和运送货物量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平板挂车,一般都是钢制的,主要由底板、车架、悬架和车轮总成等部件组成。其中车架是由两根长度大于底板总长的大号工字钢纵梁和数根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这样的框架结构,可以提供整车所需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但是,这种钢结构车架,使得车架自身重量很大,不仅耗钢材量大;而且,在公路限载的情况下,这种钢结构车架,由于整车重量大,从而限制了运送货物的重量和数量。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耗钢材量大、整车重量大和运送货物量少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以实现耗钢材量小、整车重量小和运送货物量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所述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所述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所述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部分,包括用于与牵引机构挂接的牵引杆,安装在所述前车轮上方、且与所述牵引杆配合连接的转盘架,与所述前车轮配合设置的前悬架,以及与所述后车轮配合设置的后悬架。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和转盘架之间活动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非承重部分,包括配合安装在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上的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前端的前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后端的后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侧部的侧板;所述底板、前板、后板和侧板,构成车厢。进一步地,所述轻金属合金结构,包括招合金结构。进一步地,该载重汽车,包括挂车、自卸车车厢、专用货车车厢和载货汽车。本技术各实施例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由于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可以减轻了整个挂车的质量,又可以和其他同类型的车一样,保持原有的设计承载能力;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耗钢材量大、整车重量大和运送货物量少的缺陷,以实现耗钢材量小、整车重量小和运送货物量多的优点。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I-前板;2_侧板;3_后板;4_底板;5_车架;6_牵引杆;7_转盘架;8_前悬架;9-后悬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如钢板),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该轻金属合金结构,包括铝合金结构,也可以包括其它轻金属合金结构。其中,上述承重部分,包括用于与牵引机构挂接的牵引杆6,安装在所述前车轮上方、且与所述牵引杆6配合连接的转盘架7,与所述前车轮配合设置的前悬架8,以及与所述后车轮配合设置的后悬架9。该牵引杆6和转盘架7之间活动式连接。上述非承重部分,包括配合安装在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上的车架5,安装在所述车架5上的底板4,安装在所述底板4前端的前板1,安装在所述底板4后端的后板3,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4侧部的侧板2 ;所述底板4、前板I、后板3和侧板2,构成车厢。上述实施例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包括挂车、自卸车车厢、专用货车车厢(如仓栅式运输车等)和其它载货汽车。例如,上述实施例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具体为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挂车。该挂车,采用双金属结构,即铝合金结构和钢结构;挂车的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非承重部分采用铝合金结构,这样既减轻了整个挂车的质量,又可以和其他同类型的车一样,保持原有的设计承载能力。在公路限载的情况下,该种双金属结构能比同类钢结构挂车多运送货物,多运送货物的质量=钢结构挂车整备质量一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的整备质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所述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所述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所述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分,包括用于与牵引机构挂接的牵引杆,安装在所述前车轮上方、且与所述牵引杆配合连接的转盘架,与所述前车轮配合设置的前悬架,以及与所述后车轮配合设置的后悬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和转盘架之间活动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重部分,包括配合安装在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上的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前端的前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后端的后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侧部的侧板;所述 底板、前板、后板和侧板,构成车厢。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金属合金结构,包括铝合金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该载重汽车,包括挂车、自卸车车厢、专用货车车厢和载货汽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所述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所述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所述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本技术所述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耗钢材量大、整车重量大和运送货物量少等缺陷,以实现耗钢材量小、整车重量小和运送货物量多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33/02GK202765134SQ20122043485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赵永胜 申请人:赵永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轻量化载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与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配合设置的承重部分,以及与所述承重部分配合设置的非承重部分;所述承重部分采用钢结构,所述非承重部分采用轻金属合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