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凤军专利>正文

节能型大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14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大挂车。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车箱、前车轮、后车轮、转向轴、四方盘、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其中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前缸桶内,第二活塞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内的第三活塞连接,前缸桶与后大缸桶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大缸桶后端连接后小缸桶,后小缸桶内设有第四活塞和与第四活塞连接的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后端伸出后小缸桶与后轮的后轮轴相连接,后小缸桶的后端通过液压管与后大缸桶的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变曲线拉力为直线拉力使大挂车节能,降低油耗,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也安全的保证了车头具有足够的转向角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大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的运输用大挂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挂车都是通过车头拉动转向轴,转向轴拉动后车箱,再拉动后车轮的,这种结构的大挂车拉力走的是曲线能耗大,费油,増加了运输成本,浪费能源。中国专利号为ZL200820015360.9,专利技术名称为节能型大挂车的专利,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它将曲线拉カ变为直线拉力,节省了能源,降低了运输成本,但这ー专利技术还存在二号液压器的拉杆运行距离短,大挂车车头转向角度不足,使得使用受到限制。并且现有车头转向,没有角度限制提醒装置,不方便司机操作,由于转向角度过大,容易使器械部件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ー种节能型大挂车,目的是变曲线拉カ为直线拉力,并保证车头有足够的转向角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车箱、前车轮、后车轮、转向轴、四方盘、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其中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前缸桶内,第二活塞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内的第三活塞连接,前缸桶与后大缸桶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大缸桶后端连接后小缸桶,后小缸桶内设有第四活塞和与第四活塞连接的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后端伸出后小缸摘与后轮的后轮轴相连接,后小缸摘的后端通过液压管与后大缸摘的如端连接。所述的车头后部的车头主架外部设置有弹簧接触式开关,在车箱的下部前端外侧设置有触头,弹簧接触式开关和触头设置同一水平面上,在车头的驾驶室内设置有与接触式开关电连接的报警器。所述的护栏为摆动式护栏,护栏的下端设有与车箱相吸引的磁铁。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减少拉力的距离,变曲线拉カ为直线拉力,并保证车头转向时拉カ能随时传给后车轮,使大挂车节能,降低油耗,減少运输成本。同时也保证了车头具有足够的转向角度,并采用限制转向角度提醒装置,提醒司机转向角度不能超过90度,保证了驾驶安全,并保护了机械结构不受损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车头,2、前车轮,3、后车轮,4、车箱,5、转向轴,6、四方盘,7、一号液压器,8、二号液压器,9、铁架,11、拔叉,12、第二活塞,13、第三活塞,14、第四活塞,15、后小缸桶,16、液压管,17、液压连杆,18、后轮轴,19、密封件,20、前缸桶,21、后大缸桶,22、车头主架,23、弹簧接触式开关,24、触头,25、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I、车箱4、前车轮2、后车轮3、转向轴5和四方盘6及护栏,其中前车轮2的轮轴上螺栓固定有铁架9,铁架9后端通过万向节连接ニ号液压器8,一号液压器7安装在车头的后梁前半部上,拔叉11的前端卡在一号液压器7的拉杆上,拔叉11的后端固定在车箱4前端,一号液压器7和二号液压器8的前后端分别伸出有液压油管,一号液压器7前端的液压油管与二号液压器8后端的液压油管连接,一号液压器7后端的液压油管与二号液压器8前端的液压油管连接,二号液压器8的第二活塞12设置在前缸桶20内,第二活塞12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21内的第三活塞13连接一体,前缸桶20与后大缸桶21通过密封件19密封连接,密封件19保证前缸桶20与后大缸桶21内的液压油不相通;大缸桶21后端一体连接后小缸桶15,后小缸桶15内设有第四活塞14和与第四活塞14连接的液压连杆17,液压连杆17后端伸出后小缸桶15与后轮3的后轮轴18相连接,后小缸桶15的后端通过液压管16与后大缸桶21的前端连接;四 方盘6与转向轴5分离,转向轴5后面与四方盘6圆孔后壁之间应有2-5cm的间隙,转向轴5前面与四方盘6圆孔前壁之间应有0. 5-1. 5cm的间隙。所述的一号液压器7是由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活塞构成,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拉杆连接,第一活塞拉杆一端设置在外壳内,另一端伸出外壳外。在车头I后部的车头主架22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接触式开关23,在车箱4的下部前端外侧设置有触头24,弹簧接触式开关23和触头24设置同一水平面上,在车头I的驾驶室内设置有与接触式开关23电连接的报警器25,当车头转向达到85度时,触头24与弹簧接触式开关23相接触,报警器25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停止转向操作。所述的护栏为摆动式护栏,护栏的下端设有与车箱相吸引的磁铁,正常行驶时,不 至于由于道路不平而发生左右摇摆,当转向达到70度以上时候,铁架9将护栏推开,不至于发生碰撞,保护了机械结构不受损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车头需要转向吋,固定在后车箱前端的拔叉就会拨动一号液压器上的拉杆,拉杆推动一号液压器的第一活塞向后运动,第一活塞推动液压油向后走动,液压油顺着油管推动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向后运动,第二活塞带动第三活塞向后运动,第三活塞向后运动的同时推动后大缸桶内的液压油向后小缸桶内推动,从而使第四活塞高速向后运动,运动距离在2米以上;使车头能顺利转向90度及以上。当车头往回转向时,相应的活塞及液压油向反方向运动。从而使车头的拉カ通过液压连杆传给后车轮,保证了车头转向自如。权利要求1.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车箱、前车轮、后车轮、转向轴、四方盘、第一液压器和第ニ液压器,其特征在于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前缸桶内,第二活塞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内的第三活塞连接,前缸桶与后大缸桶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大缸桶后端连接后小缸桶,后小缸桶内 设有第四活塞和与第四活塞连接的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后端伸出后小缸桶与后轮的后轮轴相连接,后小缸桶的后端通过液压管与后大缸桶的前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节能型大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后部的车头主架外部设置有弹簧接触式开关,在车箱的下部前端外侧设置有触头,弹簧接触式开关和触头设置同一水平面上,在车头的驾驶室内设置有与接触式开关电连接的报警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节能型大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栏为摆动式护栏,护栏的下端设有与车箱相吸引的磁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大挂车。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车箱、前车轮、后车轮、转向轴、四方盘、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其中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前缸桶内,第二活塞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内的第三活塞连接,前缸桶与后大缸桶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大缸桶后端连接后小缸桶,后小缸桶内设有第四活塞和与第四活塞连接的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后端伸出后小缸桶与后轮的后轮轴相连接,后小缸桶的后端通过液压管与后大缸桶的前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变曲线拉力为直线拉力使大挂车节能,降低油耗,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也安全的保证了车头具有足够的转向角度。文档编号B62D63/08GK202624436SQ2012202072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邵凤军 申请人:邵凤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型大挂车,它包括车头、车箱、前车轮、后车轮、转向轴、四方盘、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其特征在于二号液压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前缸桶内,第二活塞的后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后大缸桶内的第三活塞连接??,前缸桶与后大缸桶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大缸桶后端连接后小缸桶?,后小缸桶内设有第四活塞和与第四活塞连接的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后端伸出后小缸桶与后轮的后轮轴相连接,后小缸桶的后端通过液压管与后大缸桶的前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凤军
申请(专利权)人:邵凤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