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酯交换法的支链聚碳酸酯的连续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是透明性、耐热性、耐冲击强度等机械强度优异的工程塑料,其在光盘及电气电子领域、汽车等工业用途中被广泛使用。其中,近年来,由于其外观性及即使坠落也不容易破裂的坚韧性,在不具备自来水设施的各国的饮用水提供用途及特定产地的矿泉水的输送用途中,经吹塑成型的大型的桶得到广泛普及。为了稳定地进行这种大型的桶的吹塑成型,与通用的聚碳酸酯相比要求更高的熔融粘度和熔融张力。因此,在高分子量化的同时,还需要在分子中赋予支链结构来提高聚碳酸酯的熔融张力。在作为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而长期使用的光气法中,如专利文献1中那样,通过使用多官能化合物作为支化剂,从而赋予聚碳酸酯支链结构,由此解决了该问题。但是,光气法由于使用毒性高的光气及大量的氯系溶剂,因而对环境的负荷大。因此,由于近年来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的高涨,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正在向不使用光气及大量的氯系溶剂的酯交换法转变。但是,利用酯交换法的支链聚碳酸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8 JP 2010-155954;2010.07.08 JP 2010-155951.一种支链聚碳酸酯的连续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A)利用酯交换法由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制造出数均分子量为1000~
10000的低分子量聚碳酸酯的工序;
(B)在所述低分子量聚碳酸酯中以液体状态添加混合多官能化合物的工序;和
(C)接着进行聚合反应,直至所述低分子量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数为10g/10分钟以
下且支链指标为14以上,从而制造支链聚碳酸酯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下述式(I)所定义的ΔT(℃)的范围为-20℃~
20℃以下,
ΔT=T2-T1 (I)
式(I)中,T1表示向所述(C)工序的最终聚合器中导入的低分子量聚碳酸酯的温度
(℃),T2表示由所述(C)工序的所述最终聚合器所聚合的支链聚碳酸酯的温度(℃),T2为28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官能化合物以溶解于溶剂中的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