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IC(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越来越快,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其上设计的负载即芯片数也越来越多,于是设计者在设计时经常需要将一个信号发送端连接至两个甚至多个芯片,用于为所述两个甚至多个芯片提供信号。参照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负载拓扑架构图,其中包含有一信号发送端10及两个接收端20、30,其中所述信号发送端10与两个接收端20、30之间采用菊花链拓扑架构相连接。在此架构中,驱动信号是从信号发送端10出发沿传输线到达各接收端,由于各接收端20及30摆放位置的限制,各支路传输线的长度可能相差较大,即从所述信号发送端10出发的信号到达各接收端所经过的传输线长度相差较大,而所述驱动信号每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线就会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如果两传输线的长度差异大于所述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速度与信号上升时间的乘积,则所述两传输线所连接的接收端20及30所接收到的信号将会明显不同步;同时,由于各接收端20及30之间的距离相差较大,导致较远接收端的反射信号会反射至其他较近接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信号层及一参考层,该信号层上设置一多负载拓扑硬件架构,该多负载拓扑硬件架构包括一用于发送驱动信号的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通过一第一传输线连接至一连接点,该连接点经由一第二传输线及一第三传输线分别连接至一第一接收端及一第二接收端,该第二传输线的长度大于第三传输线的长度且其差异值大于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速度与信号上升时间的乘积,其特征在于:该参考层上位于第二传输线下方的位置被挖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信号层及一参考层,该信号层上设置一多负载拓扑硬件架构,该多负载拓扑硬件架构包括一用于发送驱动信号的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通过一第一传输线连接至一连接点,该连接点经由一第二传输线及一第三传输线分别连接至一第一接收端及一第二接收端,该第二传输线的长度大于第三传输线的长度且其差异值大于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速度与信号上升时间的乘积,其特征在于:该参考层上位于第二传输线下方的位置被挖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被挖空的区域的形状与第二传输线的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线上靠近信号发送端的位置设置一电阻,该电阻的阻值用于使得信号发送端的输出阻抗与第一传输线的阻抗相匹配。
4.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信号层及一参考层,该信号层上设置一多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丽,白家南,许寿国,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