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域抗体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单域抗体的CDR3区展示外源抗原表位,这种在其分子表面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单域抗体骨架蛋白可用于制备针对表位小肽的抗体,也可作为外源抗原之替代抗原,用于免疫动物、制备针对外源抗原的抗体。此外,基于单域抗体骨架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还可用于制备表位疫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域抗体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表位是蛋白质抗原的一部分,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表位的。由于表位一般仅由几个到十几个氨基酸组成,合成单独的抗原表位肽由于其分子较小,一般没有或仅有极微弱的免疫原性。为增强抗原表位肽的免疫原性,一般是 将表位肽与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匙孔血蓝蛋白、破伤风类毒素等相偶联,或者与具有佐剂活性的脂质分子共价连接,形成脂肽,也可将抗原表位肽连接于分支状的多聚赖氨酸骨架上,形成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空间结构的大分子,用以诱导针对表位的免疫应答。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偶联过程复杂,需要化学合成和纯化,脂肽和多聚赖氨酸骨架制备困难,并且费用较高,所以,其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对于一些空间表位,合成的表位肽几乎不能模拟其在蛋白质抗原分子中的天然构象。因此,建立合适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有效展示外源抗原的表位肽对于复杂抗原的抗体制备和表位疫苗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般抗体而言,其结合抗原表位的部位由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domain of heavy chain, VH)和轻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light chain, VL)共同构成,但二者对抗原结合的贡献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VH发挥主要作用,单独的VH仍具有抗原结合能力,但是VL的缺乏将使VH对抗原的亲和力降低,并且易于积聚和沉淀。1989 年,Ward 等(Nature 1989,341 :544-546)首次制备了仅由抗体的 VH 区构成的基因工程抗体,因为仅由一个结构域组成,故称之为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antibody)。之后,通过克隆一般抗体的可变区而构建的单域抗体在亲和力和稳定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类抗体的工程化改造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分子较小的单域抗体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怀疑。1993 年,Hamers-Casterman 等(Nature 1993,363 :446-448)报道了在胳5它血清中大量存在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抗体,即重链抗体(heavy chain antibody)。重链抗体在骆驼的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一般抗体相比,重链抗体除了缺少轻链之外,重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 chain antibody,VHH)还具有不同于一般抗体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conventionalantibody, VH)的特征,骆驼的VHH基因通过在几个重要功能位点的选择性进化维持了重链抗体的正常功能,也就是说重链抗体的VHH可以在缺少轻链可变区的情况下单独折叠成稳定的结构,并保持其抗原结合活性。构建自骆驼、鲨鱼等重链抗体的单域抗体具有热稳定性好、可溶性好、亲和力高等特点,并且由于其分子较小,仅为12-15kD左右,因此,其在肿瘤成像、亲和纯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单域抗体,人们更多的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小分子量的抗体去应用。单域抗体分子虽小,但结构相对稳定,特别是构建自骆驼、鲨鱼等重链抗体的单域抗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可溶解性。在单域抗体的三个抗原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Q)R)中,抗原互补决定区 3 (Q)R3)在与抗原的结合中发挥主要作用,CDR3的长度变化范围较大,能够形成丰富的构象以参与结合抗原,换一种角度看,也就是说CDR3区能够展示不同长度的肽段,形成各种不同的构象,因此,单域抗体的CDR3应该是一种理想的抗原表位展示部位。基于以上考虑,本专利技术建立了基于单域抗体骨架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利用单域抗体的CDR3区展示外源抗原表位,使抗原表位形成稳定的、更接近于其在天然抗原中的构象。利用该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可以制备复杂抗原的替代抗原,用于制备针对复杂抗原的抗体。另外,如果用该方法有效展示来源于病原微生物抗原、肿瘤抗原等的特定表位,则这些重组小蛋白可直接作为疫苗,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建立一种新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实现抗原表位的有效展示, 以解决目前化学合成的表位肽免疫原性差,以及通过化学偶联法制备表位肽免疫原技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即为利用单域抗体为分子骨架,利用单域抗体的互补决定区3即CDR3为外源目标抗原表位展示部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即为利用单域抗体为分子骨架,利用单域抗体的CDR3为外源目标抗原表位展示部位,用外源目标抗原表位序列替换⑶R3区序列。所述单域抗体构建自重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单域抗体构建自骆驼类或鲨鱼类重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单域抗体包含SEQ ID NO :1或SEQ ID NO : 7所示的单域抗体骨架序列。所述单域抗体构建自含轻链和重链的常规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单域抗体构建自人或鼠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单域抗体包含SEQ ID NO 4或SEQ ID NO 10所示的单域抗体骨架序列。所述外源抗原表位为肽类表位。所述外源抗原表位为包含或“EQKLISEEDL”或“YPDEIEHFKP”或“ ATLRETYGE ”氨基酸序列的肽类表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一种重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完整的氨基酸序列,以此序列作为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并分析出其CDR3区的序列;(2)用外源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替换单域抗体的CDR3区氨基酸序列,并将替换后的全长氨基酸序列转换为其基因编码序列,合成全长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3)将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至相应的宿主细胞内,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此阳性克隆表达的重组蛋白就展示有外源抗原表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含轻链和重链的常规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完整氨基酸序列,此序列即为单域抗体的基础氨基酸序列,分析出其框架区2 (FR2)和CDR3区的序列;(2)将FR2区的第9、10和12位的氨基酸分别替换为谷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并用外源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替换单域抗体的CDR3区氨基酸序列,并将替换后的全长氨基酸序列转换为其基因编码序列,合成全长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3)将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至相应的宿主细胞内,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此阳性克隆表达的重组蛋白就展示有外源抗原表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根据上述的基于单域抗体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得到的包含有外源抗原表位的蛋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蛋白在制备单克隆抗体领域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蛋白在制备疫苗领域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域抗体在展示外源抗原表位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基于单域抗体骨架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可用于展示某一小肽分子,这种展示有外源小肽的重组蛋白可替代小肽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制备针对小肽的抗体,克服了小肽直接作为免疫原存在的免疫原性差的问题;2、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单域抗体骨架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制备表位肽免疫原,避免了通过化学偶联技术制备表位肽免疫原存在的技术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域抗体的抗原表位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单域抗体为分子骨架,利用单域抗体的CDR3区为外源目标抗原表位展示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恩,罗时伟,钱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康新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