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16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单片机、位置传感器、动作杆、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单片机与电机、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生成动作杆位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破坏、修改现有的控制道岔组合装置,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位置信息,可靠行高,基本可实现免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电动转辙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转辙机是一种用来改变铁路线路开向、锁闭道岔装置,并且转辙机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尤其教学沙盘用电动转辙机是用于模拟列车实际运营过程的控制道岔改变道岔开向的电动装置。由于在铁路院校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往往要模拟铁路现场的实际运用过程,需要结合教学沙盘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操作训练中要求模型道岔的转向。传统技术上的道岔电动转辙机是以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中心有一段内螺纹与传动杆上的传动螺纹哨合,用一个传动齿轮和一个传动杆实现减速和转换的目的。在使用初期确实简化了使用,能够实现自锁,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如下缺点a、需要破坏、修改现有的控制道岔组合电路定型、转辙机的动作和表示分开,不利于信号传递山、动作杆易打转,影响道岔转换;c、电机故障率高;d、固定和检测表示电路的橡胶易腐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以解决利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向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单片机、位置传感器、动作杆、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单片机与电机、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生成动作杆位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本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不需要破坏、修改现有的控制道岔组合装置,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位置信息,可靠行高,基本可实现免维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动转辙机控制系统实施例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控制单元、传动单元和位置传感器,其中传动单元包括电机和动作杆;检测控制单元与电机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电机与动作杆连接,用于转动时带动动作杆做直线运动;检测控制单元与位置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动作杆位置,当检测到动作杆移动到设定位置时,检测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优选的,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减速丝杆和保持联结器,所述保持联结器固定在动作杆上,一端为检测片,另一端与减速丝杆连接,减速丝杆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减速丝杆和保持联结器与动作杆连接。电机转动带动减速丝杆旋转时通过保持联结器带动动作杆作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定位检测传感器和反位检测传感器,采用槽形光电元件;所述检测片采用不透光材料,检测片起始位置位于2个位置传感器中间,均不挡光;动作杆作直线运动的距离为两个位置传感器之间距离。当单片机控制电机转动时,带动动作杆与检测片一起做直线运动,当检测片挡住定位检测传感器或反位检测传感器光线时,单片机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即当动作杆移动时所述检测片在位置传感·器之间移动,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检测片判断动作杆位置。优选的,检测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单片机与位置传感器和电机分别连接。电机为两厢四线,由单片机控制其通电顺序完成对电机的正反转运行;当电机正转,带动动作杆与检测片向左移动定位检测传感器光线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当电机反转,带动动作杆与检测片向右移动挡住反位检测传感器光线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优选的,所述动作杆与道岔连接。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用于发出道岔定位、反位控制信号;单片机与控制中心连接;单片机用于根据定位、反位控制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运行。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通过实施例I详细举例说明上述电动转辙机控制系统,如图I所示,本转辙机由底座和外壳构成,底座上设有电机I、减速丝杠2、保持联结器3、动作杆4、位置传感器5、8,实现通过电机带动减速丝杠,丝杠带动联结器移动,联结器带动动作杆移动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动作杆的动程完成电动转辙机的位置转换。外壳的上端面为平面。具体来说,微型电机I、减速丝杠2、动作杆4、位置传感器5成一定的空间位置固定在底座6上,保持联结器3 —头为实心的检测片9 (或称为挡光片),一头为空心U型卡在空间上呈现60° 120°固定在动作杆上,保持联结器3上空心U型卡卡在减速丝杠上,起带动动作杆的作用。实心检测片在两位置传感器5、8之间来回移动,检测的信号通过设置在位置传感器上的数据信号线传到检测控制单元(单片机)。设计时,电机I有四根控制线,位置传感器5有四根数据信号线,同时设计时应考虑到动作杆4作直线往复的距离为两个位置传感器之间距离。当需要转换道岔需动作杆4伸出时,由检测控制单元(单片机)给电机I通电正转,电机I带动丝杠2旋转,丝杠2通过保持联结器3带动动作杆4作直线运动,当位置传感器5检测到保持联结器上检测片时,电机I停转,位置传感器5通过数据线为检测控制单元(单片机)提供位置信息,反之亦然。电机I转速可调,动作杆是在保持联结器的带动下左右移动,不会转动,与道岔的连接是活动连接、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保持联结器上检测片的位置检测动作杆的行程。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施例不需要破坏、修改现有的控制道岔组合电路定型、转辙机的动作和表示与实际铁路现场一致,便于铁路信号专业的教学。2、本实施例的电机可采用步进电机,并且通过外接电路,可以做到速度可调,克服了原有道岔电动转辙机电机易烧坏的缺点。3、本实施例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道岔动作行程,可靠行高,基本可实现免维护。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结合图I、图2和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电机、单片机、位置传感器、动作杆、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单片机与电机、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生成动作杆位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进一步地,电机上设有控制线、位置传感器上设有数据信号线,单片机并通过传感器接口与数据信号线连接采集接收动作杆位置信号,单片机通过控制 线将生成的电机转动信号或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随动作杆一起运动的检测片,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定位检测传感器和反位检测传感器;检测片起始位置位于2个位置传感器中间;所及检测电路还包括2个继电器,均有两组转换触点;检测电路还包括2个LED指示灯、2个三极管;当检测片挡住定位检测传感器光线时,第一 LED指示灯亮,第一三级管导通,第一继电器吸起,其常开触点闭合,给出道岔定位表示信号;当检测片挡住反位检测传感器光线时,第二 LED指示灯亮,第二三级管导通,第二继电器吸起,其常开触点闭合,给出道岔反位表示信号。优选的,第一继电器吸起时,其常闭触点输出端INTO输出高电平,单片机采集INTO信号的变化确定道岔处于定位状态;第二继电器吸起时,其常闭触点输出端INTl输出高电平,单片机采集INTl信号变化确定道岔处于反位状态。优选的,所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单片机、位置传感器、动作杆、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单片机与电机、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生成动作杆位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单片机、位置传感器、动作杆、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单片机与电机、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生成动作杆位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生成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控制线、位置传感器上设有数据信号线,单片机并通过传感器接口与数据信号线连接采集接收动作杆位置信号,单片机通过控制线将生成的电机转动信号或电机停止转动信号传递给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转辙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随动作杆一起运动的检测片,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定位检测传感器和反位检测传感器;检测片起始位置位于2个位置传感器中间;所及检测电路还包括2个继电器,均有两组转换触点;检测电路还包括2个LED指示灯、2个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爱民巫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