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制动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728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间隙补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具有该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汽车制动装置以及采用这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离合齿轮(1)、臂体(2)、离合蜗轮(3)、蜗杆(7)、扭转弹簧(8)、齿轮(9)、扭转弹簧(10)、蜗轮(16)等结构,其取消了带端面齿的单向离合机构,用一个法兰(11)代替原有结构的移动轮和齿盘,所述齿轮(9)和法兰(11)之间存在一个间距,所述间距与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相对应。更符合安装需要,减少了费用,经济性更好,且提高了力矩的传递效率,调整臂的自调功能则更加稳定可靠,使得工作更加可靠,响应及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制动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器的间隙补偿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具有该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汽车制动装置以及采用这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是一种用于鼓式汽车制动器的间隙补偿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安装在制动气室与凸轮轴之间,利用间隙感知原理,能对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因磨损增大的间隙进行调整,使之在规定范围内。目前第二代自动调整臂结构主要由臂体、离合蜗轮、平面轴承、O形圈、蜗杆、左端盖螺母、齿轮、扭转弹簧、移动轮、齿盘、小蜗杆,连接芯轴、弹簧套,压缩弹簧,蜗轮,垫板,大弹簧,右端盖螺母等组成。蜗杆与蜗轮垂直布置且相互啮合在壳体内,蜗杆上设置有辐射状外齿,与离合蜗轮上的辐射状内齿组成锥形齿式离合机构;移动轮和齿盘上设置有端面齿, 在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啮合并构成单向离合器。当车辆制动时,刹车片贴死刹车鼓,反作用力增加蜗杆作轴向移动,压缩大弹簧,锥形齿式离合机构分离;当制动解除时,反作用力减少,大弹簧推动蜗杆移动,锥形齿式离合机构又重新啮合。这种结构将锥形齿式离合机构设置在蜗杆和离合蜗轮上,单向离合机构设置在移动轮和齿盘之间,从原理上分析该设计是可行的,但在加工方面却存在弊端,因为离合蜗轮外圆上有一圈大齿,左端还有一圈锥齿,加工时先以孔定位和端面支撑压锥齿,再以孔定位滚大齿,两次定位造成锥齿和大齿不同心,导至锥形齿式离合机构接触不良,传递的力矩时大时小,严重影响传动效率。移动轮和齿盘上设置有端面齿,在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啮合并构成单向离合器,这种单向离合机构,由于两种零件的端面齿加工误差较大,所以端面齿之间的配合精度难以保证。如申请号为2008201203022,名称为《一种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总成》的中国技术专利,可以自动调整制动器中制动鼓与磨擦衬片之间的间隙,保证了多个车轮制动器的间隙稳定一致性,制动时达到同步的效果,不会引起跑偏。又如申请号为2010202810091, 名称为《高精度齿轮式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中国技术专利,尽管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产品的结构复杂、体积大、互换通用性差、安装和使用不够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具有响应及时、工作可靠性好、便于安装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离合齿轮、臂体、离合蜗轮、蜗杆、扭转弹簧、 齿轮、扭转弹簧、弹簧套、压缩弹簧、蜗轮、右端盖螺母,蜗杆与蜗轮垂直布置且相互啮合在壳体内,蜗杆上设置有辐射状外齿,与离合齿轮上的辐射状内齿组成锥形齿式离合机构,还包括法兰,齿轮和法兰之间存在一个间距,间距与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相对应。优选的是,离合齿轮和离合蜗轮上各设置有内直齿,其与扭转弹簧构成单向离合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套、平面轴承、左端盖螺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壳体。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调节蜗杆、垫板,所述法兰与所述调节蜗杆固连。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齿轮逆时针转过角度A,所述齿轮与所述法兰的接触面由左边转到右边。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蜗杆与离合蜗轮啮合传动,所述蜗杆的一端接触有大弹簧,大弹簧另一端与锥形齿式离合机构相连。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离合蜗轮与所述扭转弹簧相接触。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离合蜗轮上的直齿在冷挤压毛坯时完成,且滚大齿时以直齿定位。保证了直齿和大齿的同轴度。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离合齿轮上的直齿也是在冷挤压毛坯时完成,且以直齿定位锥齿。离合齿轮上锥齿和直齿的同轴度也得到了保证,提高了离合齿轮、离合蜗轮两者的锥齿和直齿加工精度,也就提高了力矩的传递效率,调整臂的自调功能则更加稳定可靠。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以取消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上的带端面齿的单向离合机构,这样便可大大减少模具费用。经济性更好。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以上各项特征的任意组合。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其包括上述特征中至少一项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述的汽车制动装置。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有益效果为减少了模具费用,经济性更好,且提高了力矩的传递效率,调整臂的自调功能则更加稳定可靠,使得工作更加可靠,响应及时。附图说明图I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一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一优选实施例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一优选实施例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离合齿轮I、臂体2、离合蜗轮3、连接套4、平面轴承5、左端盖螺母6、 蜗杆7、扭转弹簧8、齿轮9、扭转弹簧10、法兰11,调节蜗杆12、连接轴13,弹簧套14,压缩弹簧15,蜗轮16,垫板17,大弹簧18右端盖螺母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下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的,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如图1、2、3所示,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包括壳体、离合齿轮I、臂体2、离合蜗轮3、连接套4、平面轴承5、左端盖螺母6、蜗杆7、扭转弹簧8、齿轮9、扭转弹簧10、连接轴13、弹簧套14、压缩弹簧15、蜗轮16、右端盖螺母19, 蜗杆7与蜗轮16垂直布置且相互哨合在壳体内,蜗杆7上设置有福射状外齿,与尚合齿轮 I上的辐射状内齿组成锥形齿式离合机构,还包括法兰11,齿轮9和法兰11之间存在一个间距,间距与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相对应。离合齿轮I和离合蜗轮3上各设置有内直齿,其与扭转弹簧8构成单向离合器。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还包括调节蜗杆12、垫板17,法兰11与所述调节蜗杆12固连。齿轮9逆时针转过角度A,所述齿轮9与法兰11的接触面由左边转到右边。蜗杆7与离合蜗轮3啮合传动,蜗杆7的一端接触有大弹簧18,大弹簧18另一端与锥形齿式离合机构相连。离合蜗轮3与扭转弹簧10相接触。离合蜗轮3上的直齿在冷挤压毛坯时完成,且滚大齿时以直齿定位。保证了直齿和大齿的同轴度。离合齿轮I上的直齿也是在冷挤压毛还时完成,且以直齿定位锥齿。离合齿轮I 上锥齿和直齿的同轴度也得到了保证,提高了离合齿轮、离合蜗轮两者的锥齿和直齿加工精度,也就提高了力矩的传递效率,调整臂的自调功能则更加稳定可靠。取消带端面齿的单向离合机构,大大减少了模具费用。经济性更好。本技术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以上各项特征的任意组合。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其包括上述特征中至少一项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述的汽车制动装置。工作原理初始位置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齿轮和法兰之间存在一个间距(角度A)见图三。 该间距(角度A)与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相对应。开始制动时,控制盘带动齿轮逆时针转过角度A,齿轮与法兰的接触面由左边转到右边,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消除,此时刹车碲片膨胀,但还不足以与制动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离合齿轮(1)、臂体(2)、离合蜗轮(3)、蜗杆(7)、扭转弹簧(8)、齿轮(9)、扭转弹簧(10)、弹簧套(14)、压缩弹簧(15)、蜗轮(16)?、右端盖螺母(19),?蜗杆(7)与蜗轮(16)垂直布置且相互啮合在壳体内,蜗杆(7)上设置有辐射状外齿,与离合齿轮(1)上的辐射状内齿组成锥形齿式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11),所述齿轮(9)和法兰(11)之间存在一个间距,所述间距与制动鼓和摩擦片之间的正常间隙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青莲吴秀管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