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涉及一种非布索坦的新工艺制法。
技术介绍
痛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产生尿酸过多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尿酸体内蓄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各脏器沉积。因此,痛风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并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相关症状。体内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有关,在嘌呤代谢的最后步骤中,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有效的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索坦为目前世界上最新研制的XOR抑制剂,其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该氧化酶,减少体内尿酸合成,降低尿酸浓度,从而有效治疗通风疾病。 与传统的痛风治疗药别嘌呤相比,非布索坦具有明显优势(1)别嘌呤醇只对还原型的XOR有抑制作用,而非布索坦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2)由于别嘌呤醇为嘌呤类似物,不可避免的造成涉及嘌呤及吡啶代谢其他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别嘌呤醇治疗中,需要重复大剂量给药来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由此也带来由于药物蓄积所致的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而非布索坦为非嘌呤类XOR抑制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布索坦的新工艺制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2?羟基?5?氰基?苯甲醛与NaSH反应得到3?醛基?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2)将步骤(1)得到的3?醛基?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与2?卤代乙酰乙酸乙酯反应,闭环得到2?(3?醛基?4?羟基苯基)?4?甲基?5?乙氧基羰基噻唑;(3)将步骤(2)得到的2?(3?醛基?4?羟基苯基)?4?甲基?5?乙氧基羰基噻唑与羟胺在甲酸溶液中反应得到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乙氧基羰基噻唑;(4)将步骤(3)得到的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乙氧基羰基噻唑与卤代异丁烷在碳酸钾作用下,得到2?(3?醛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