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辊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616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辊轧机,其包括机架,操作侧立辊,传动侧立辊,操作侧压下装置,传动侧压下装置,机架锁紧装置,轧辊冷却系统,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依靠平辊轧机轧制时对轧件的推力做动力来实现对轧件侧边进行变形轧制,由于立辊轧机不再独立于平辊轧机设置且省去了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辊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立辊轧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辊轧机通常包括独立传动机构,并配有独立的电机及减速机,这就造成立辊轧机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另外,现有的立辊轧机独立于平辊轧机单独布置,造成了设备多、重量大及占地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辊轧机,用于经过平辊轧机轧制后的轧件侧边轧 制,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占地面积小。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辊轧机,其设置于平辊轧机之后,并且不包括传动机构,依靠平辊轧机轧制时对轧件的推力做动力,实现对轧件侧边进行变形轧制。本技术的立辊轧机包括机架,操作侧立辊,传动侧立辊,操作侧压下装置,传动侧压下装置,机架锁紧装置,轧辊冷却系统,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进一步地,机架锁紧装置是一机架锁紧油缸。进一步地,机架锁紧油缸将机架固定在平辊轧机的牌坊上。本技术的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依靠平辊轧机轧制时对轧件的推力做动力来实现对轧件侧边进行变形轧制,由于本技术的立辊轧机不再独立于平辊轧机设置且省去了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占地面积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立辊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立辊轧机的A-A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立辊轧机的辊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机架2.操作侧立辊3.传动侧立辊4.传动侧压下装置5.机架锁紧装置6.芯轴7.轴承8.辊环9.端盖10.挡环11.压盖12.滑板13.立辊滑座14.固定盖15.密封件16.耳环17.销轴18.轧辊冷却系统19.操作侧压下装置20.滑动导轨21.斜楔状槽22.平辊轧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立辊轧机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图I、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立辊轧机的结构。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立辊轧机包括了机架1,机架I优选地为封闭箱型结构,呈回字型结构,其上下横梁及左右立柱连成一体,是立辊、压下装置等重要受力部件的承载体,内部设有隔板,该隔板优选地呈迷宫式,通过冷却水口,立辊轧机还包括了轧辊冷却系统18,轧辊冷却系统18优选地为四个冷却水口,循环冷却水通过该冷却水口可冷却机架I以确保机架I的温度不至太高而影响机架I的使用及其使用寿命。立辊轧机还包括了操作侧立辊2和传动侧立辊3,其左 右对称安装于机架I的滑动导轨20上。立辊轧机还包括了操作侧压下装置19和传动侧压下装置4,其对称安装于机架I的左右立柱上,操作侧压下装置19和传动侧压下装置4的活塞杆分别通过耳环16、销轴17与与操作侧立辊2和传动侧立辊3的滑座13相连接,操作侧压下装置19和传动侧压下装置4动作即可分别驱动操作侧立辊2和传动侧立辊3沿滑动导轨20横向运动,实现立辊轧机对轧件侧边的变形轧制。操作侧压下装置19和传动侧压下装置4内还优选地设有油压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以对液压缸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压下量和压下力,进而控制立辊的开口度。从而实现对轧机进行侧边轧制时的在线控制。立辊轧机还包括了机架锁紧装置5,本实施例中,机架锁紧装置5优选地为一机架锁紧油缸,其优选地为四个,固定于平辊轧机22出口的侧牌坊上,机架锁紧油缸的缸杆前端为斜楔形状,缸杆伸出时,其前端的斜楔分别插入机架I外侧的四个斜楔状槽21内,从而将机架I固定在平辊轧机22的牌坊上,以此实现本技术的立辊轧机安装于平辊轧机22之后。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立辊轧机的立辊的结构。如图所示,立辊包括了芯轴6、轴承7、辊环8、端盖9、挡环10、压盖11、滑板12、立辊滑座13和密封15,以及如图I中所示的固定盖14。芯轴6上安装有轴承7,轴承7的内圈通过挡环10、压盖11并用螺栓或其他方式与芯轴6固定连接,轴承7的外圈通过端盖9并用螺栓或其他方式与辊环8固定连接,由此构成轴承7内置的芯轴式辊子,芯轴6和压盖11上各加工一凸台,立辊滑座13上加工有上下两个内凹槽及上下两个外凹槽,芯轴6、轴承7、辊环8、压盖11装配后的芯轴式辊子,通过芯轴6和压盖11上的凸台与立辊滑座13的上下两个内槽相配合,芯轴式辊子通过固定盖14并用螺栓或其他方式与立辊滑座13固定连接。立辊滑座13通过上下两个凹槽安装在机架I的上、下横梁内侧的滑动导轨20上,其上下两个外凹槽内还装有滑板12,机架I的上下横梁内侧还设有凸台,凸台上装有滑板12,其将操作侧立辊2和传动侧立辊3定位于滑动导轨20上,并保证操作侧立辊2和传动侧立辊3在机架I内滑动导轨20上顺利滑动且耐磨,滑板12的外侧加工有四个斜楔状槽21,便于对斜楔的插入进行锁紧。密封件15用于阻断冷却水进入轴承7内。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立辊轧机,包括机架,操作侧立辊,传动侧立辊,操作侧压下装置,传动侧压下装置,机架锁紧装置,轧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锁紧装置是一机架锁紧油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锁紧油缸将机架固定在平辊轧机的牌坊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辊轧机,其包括机架,操作侧立辊,传动侧立辊,操作侧压下装置,传动侧压下装置,机架锁紧装置,轧辊冷却系统,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本技术的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依靠平辊轧机轧制时对轧件的推力做动力来实现对轧件侧边进行变形轧制,由于立辊轧机不再独立于平辊轧机设置且省去了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占地面积小。文档编号B21B13/06GK202715611SQ20122032456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樊有勤, 谢朝晖, 郭宏, 李晓渝, 杨一光, 马会文 申请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辊轧机,包括机架,操作侧立辊,传动侧立辊,操作侧压下装置,传动侧压下装置,机架锁紧装置,轧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轧机设于平辊轧机之后,且不包括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有勤谢朝晖郭宏李晓渝杨一光马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