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钴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32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钴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以苯环为核的聚酰胺-胺类树枝状化合物为模板剂与钴盐混合搅拌,利用聚酰胺-胺类树枝状化合物中存在的多个氨基的强配位作用,使Co↑[2+]在树枝状化合物的空腔内部与外部络合,然后用还原剂还原,使二价钴转变为零价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液相还原法不能制得粒径小、分散性好及成分单一的纳米钴颗粒的难题,实现了以液相还原法制得平均粒径在4~10nm、分散性好的均匀球状纳米钴颗粒,纯度达到99.5~99.9%。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条件温和、对设备的要求低及生产过程环保、副产物无公害,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纳米金属材料

技术介绍
纳米钴颗粒在电子工业、磁性、硬质合金、表面喷涂、化学催化等工业领 域作为高性能磁记录材料、磁流体、吸波材料、活化烧结添加剂等有许多用途。纳米钴颗粒的制备方法有热分解法、沉淀一热分解法、氢还原法、微乳液 法等。热分解法是釆用价格昂贵且剧毒性的羰基钴作为初始反应物,反应热分解的温度在300'C以上;沉淀一热分解法是釆用价格昂贵的高纯电解钴片或钴 粒,经盐酸溶解后,再用草酸或草酸铵溶液使CoCl2溶液转变为草酸钴沉淀,然 后在保护性气氛下于50(TC进行热分解;氢还原法是先向钴氨络合物溶液中加入 氨水,将0>2+沉淀为Co(OH)2,然后在高压釜内用氢气还原;微乳液法是制备 纳米颗粒常用的方法,是先将表面活性剂二乙基己基磺酸丁二酯钠溶于异辛烷 中,再将CoCl2和NaBH4分别溶于此溶液中得到微乳液,将两种微乳液混合, 用丙酮和水作为凝絮剂使胶体凝聚,经过滤和洗涤后在低温下干燥。上述制备 方法有些技术要求高、设备昂贵,有些工艺复杂、对环境污染较大,有些需要 较长的反应时间、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以及特殊的反应装置,致使生产成本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钴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配制模板剂:将以苯环为核的聚酰胺-胺类树枝状聚合物加入蒸馏水中,在15~30℃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b)配制钴盐溶液:将钴盐化合物加入蒸馏水中,在15~30℃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c)在15~30℃,将上述配制的钴盐溶液逐滴滴加到上述配制的模板剂中,滴毕,继续搅拌1~3小时,其中:钴盐与模板剂的摩尔比为(40∶1)~(10∶1);    d)在15~30℃,将现配的复氢化合物类还原剂溶液快速加入步骤c)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剧烈搅拌0.5~1.5小时,其中:还原剂与钴盐的摩尔比为(4∶1)~(2∶1);    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平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