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减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减振器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及驾驶室采用的减振器大多为液压减振器,液压减振器一般分为螺旋弹簧减振器和空气弹簧减振器。其中螺旋弹簧减振器利用金属弹簧本身的弹性作用,其刚度是个定值,不可调节,减振效果差,并且其寿命低,易疲劳断裂,使用受到限制;而空气弹簧减振器通过调节空气的压力值,使得空气弹簧的刚度得以改变,驾驶室无论在空载或满载的情况下都能获得较满意的刚度值,并且配合高度阀的作用,可以实现刚度 的自动调节。随着用户对减振性能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路况不佳时,车身的振动比普通路况下大的多,长时间的振动会使驾驶员产生眩晕、疲劳的不良反应,而市面上的空气弹簧减振器只能实现刚度的调节,不能实现阻尼的调节,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够在路况不佳时增大阻尼,降低车身的振动,从而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弹簧减振器,能够进行阻尼调节,优化减振器的减振性能。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弹簧减振器,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弹簧减振器,包括壳体和活塞缸,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部(1)、第二端部(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和所述第二端部(2)之间的弹性壳体(3),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活塞缸上,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5)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端部(1),所述活塞缸的缸筒(4)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调节装置,所述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副气室(6)和阻尼块(7),其中:所述副气室(6)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副气口(14),所述副气室(6)通过所述副气口(14)与气源连通,所述副气室(6)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阻尼块(7)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亮,李建芳,高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