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开启可控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62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开启可控气弹簧。该弹簧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活塞与气缸配合,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为空心,在活塞的空心内设置有阀针,阀针的两端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和气密封的两组密封装置,在两组密封装置之间空心的直径大于阀针的直径,在该段空心处活塞设置有与气缸相通的孔,在活塞杆内设置有启动杆,所述的启动杆设置有台阶与活塞杆单向限位,启动杆一端顶在阀针的端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可控气弹簧,不需在阀针上设置单向限位的台阶,减小了阀针端面受到的压力,降低了阀针的开启力度,不需要另外设置的开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角度调节轻便灵活,同时降低了可控气弹簧的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弹簧,尤其涉及一种开启力度小的可控气弹簧。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可控气弹簧(即角调器)通过推动启 动杆启闭阀针来控制气弹簧自然状态与锁止位置,达到调节作用。在使用中必须要配套笨拙的手柄或复杂的开启装置,用来推动启动杆,打开閥针,达到调节功能。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可控气弹簧开启力过大。气弹簧的工作原理为玻意耳定律在密闭的缸体内加压后,因为活塞杆裸露在空气中活塞两面面积差异产生向外的推力。其压力的计算方法为,F=L 2PS ;P为缸体内部压强,S为活塞杆截面面积,I. 2为系数,所以说S越小F越小,阀针开启力大小同样原理。现有技术中的阀针端面设置有用于单向限位的台阶,导致阀针的端面受到的气缸内的压力较大,增加了开启阀针的力量,需要用到开启装置才能够开启阀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启力度小,不需附加开启装置的低开启可控气弹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开启可控气弹簧,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活塞与气缸配合,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为空心,在活塞的空心内设置有阀针,阀针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开启可控气弹簧,包括气缸(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活塞与气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为空心,在活塞的空心内设置有阀针(4),阀针的两端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和气密封的两组密封装置(6),在两组密封装置之间空心的直径大于阀针的直径,在该段空心处活塞设置有与气缸相通的孔(21),在活塞杆内设置有启动杆(5),所述的启动杆设置有台阶(51)与活塞杆单向限位,启动杆一端顶在阀针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兆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