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577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2:01
一种气缸装置,在活塞(13)和导杆(15)之间设有:环形密封部件(81),其与活塞杆(14)进行滑动;滑动部件(82),其在气缸(12)内能够沿轴向在密封部件(81)和活塞(13)之间滑动;润滑剂保持室(83),其在滑动部件(82)和密封部件(81)之间被划分形成且封有润滑剂(L)。在滑动部件(82)或密封部件(81)上设有排出机构(102),该排出机构在组装时排出残留在润滑剂保持室(83)内的残留空气(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缸装置
技术介绍
气缸装置有在内部封入加压气体的类型。在该类型的气缸装置中,对活塞杆和与该活塞杆进行滑动的密封部件施加润滑需要下功夫。例如,有使润滑油浸溃于浸溃部件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 - 372087号公报)。在上述类型的气缸装置中可能存在不能维持气密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气密性的气缸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气缸装置具有气缸,其封有工作气体,至少一端开口 ;活塞,其能够滑动地嵌插在该气缸内;活塞杆,其与该活塞连结,向所述气缸的外部突出;导杆,其设置于所述气缸内的一端侧。在活塞和导杆之间设有环形密封部件,其与活塞杆进行滑动;滑动部件,其在气缸内能够沿轴向在该密封部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滑动;润滑剂保持室,其在该滑动部件和所述密封部件之间被划分形成,封有润滑剂。在所述密封部件或所述滑动部件上设有排出机构,在组装时该排出机构排出残留在所述润滑剂保持室内的残留气体。所述排出机构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将所述润滑剂保持室和所述气缸内部连通。所述排出机构也可以由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的内周或外周且前端向所述活塞侧延伸的唇部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述滑动部件由滑动部和非滑动部构成,该滑动部由软质材料形成且与所述气缸的内周及所述活塞杆滑动接触,该非滑动部由材质比该滑动部的材质硬的材料形成。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限制所述滑动部件的轴向移动的限制机构。当该限制机构与所述滑动部件抵接时,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非滑动部抵接。所述气缸也可以形成有移动限制机构,该移动限制机构阻碍组装后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滑动部件抵接。所述排出机构可以包括排出所述残留空气的排出通道和封闭该排出通道的封闭机构。所述排出通道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件上,连通所述润滑剂保持室和所述导杆之间。所述封闭机构可以是被夹持并保持在所述密封部件和所述导杆之间的环形板。所述封闭机构也可以与所述密封部件一体地设置。所述导杆和所述气缸之间也可以设有密封机构。根据上述气缸装置,能够维持气密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缸装置即气弹簧的剖面图;图2A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前部分的剖面图;图2B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前部分的剖面图;图2C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前部分的剖面图;图3A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后部分的剖面图;图3B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后部分的剖面图;图3C是按顺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后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中途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的变形例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气缸装置即气弹簧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的剖面图;图8A是按顺序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后的组装工序的放大剖面图;图8B是按顺序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后的组装工序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气缸装置即气弹簧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的剖面图;图IlA是按顺序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后的组装工序的放大剖面图;图IlB是按顺序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弹簧组装工序的初始阶段后的组装工序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气缸装置为气弹簧。下面,参照图I 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气弹簧。如图I所不,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弹簧具有气缸12、活塞13、活塞杆14、导杆15及安装托架16。气缸12形成为一端开口的有盖大致圆筒形。气缸12内封入作为工作气体的压缩的空气G。活塞13可滑动地嵌插在气缸12内。活塞杆14与活塞13连结,从气缸12的一端开口侧向外部突出。导杆15设置于气缸12内的一端开口侧,引导活塞杆14。安装托架16固定在气缸12的另一端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气体可以是氮气、氦气等其它气体。气缸12由金属制成。气缸12构成为将筒形主体部21的轴向的一端不封闭而设为开口部22,用盖部23封闭主体部21的轴向的另一端。主体部21将一定直径的圆筒部25作为主体而构成。在主体部21的开口部22侧的端部形成有直径比圆筒部25的直径小的呈圆环形的开口侧卡止部26。另外,在主体部21的轴向的中间部形成有直径比圆筒部25的直径小的呈圆环形的环形凸部(移动限制机构)27。由此,圆筒部25被分为位于开口侧卡止部26和环形凸部27之间的开口侧圆筒部28和位于环形凸部27和盖部23之间的盖侧圆筒部29。另外,气缸也可以为不由金属制成,而由树脂制成。盖部23具有在主体部21的相反侧呈凸状的大致球面形的形状。在盖部23的中央,沿着主体部21的轴向贯穿形成有插孔30。另外,在气缸12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主体部21和盖部23并将它们接合而一体化,但是,也可以由一个坯料一体成形主体部21和盖部23。安装托架16为金属制。安装托架16具有平板形的接合板部35 ;平板形的安装板部36,其从接合板部35的一边缘部垂直地延伸;突起部37,其从接合板部35的中央与安装板部36平行地向安装板部36的相反侧突出。另外,安装托架16也可以不由金属制成,而由树脂制成。接合板部35和安装板部36将一片板部件弯折而形成。在安装板部36上与接合板部35平行地形成有安装孔38。安装托架16将突起部37插入插孔30,同时利用 接合板部35通过焊接等与气缸12的盖部23的外侧接合。通过该接合来封闭盖部23的插孔30。活塞13由圆环形的金属制活塞主体41和保持于活塞主体41的外周侧的橡胶制密封圈42构成。另外,活塞13也可以不由金属制成,而由树脂制成。在活塞主体41的中央沿着轴向形成有一定直径的通孔43。在通孔43的轴向两侧形成有直径比通孔43的直径大的浅凹孔44、45。另外,在活塞主体41的外周部的轴向中央,在整个外周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一定深度的密封保持槽46。在径向的凹孔44、45和密封保持槽46之间,在距通孔43的中心离开等距离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的通道孔47。密封圈42是截面为圆形的O型圈。密封圈42通过嵌合于密封保持槽46内,从而保持于活塞主体41。活塞主体41的除密封保持槽46以外的部分的外径为一定,为了能够在圆筒部25内滑动,该外径形成为比圆筒部25的内径稍微小,并且,为了不能沿轴向通过环形凸部27,该外径还形成为比环形凸部27的内径大。而且,活塞13在被环形凸部27限制向开口侧圆筒部28侧移动的状态下,可滑动地嵌合在盖侧圆筒部29的内侧。此时,活塞13通过使密封圈42与活塞主体41的密封保持槽46紧贴的同时,与气缸12的盖侧圆筒部29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对密封活塞主体41和盖侧圆筒部29的间隙进行密封。活塞13将气缸12内部划分为位于盖部23和活塞13之间的气室50及位于活塞13的盖部23的相反侧的气室51。在这些气室50、51中封入作为工作气体的干燥空气G。气室50、51彼此构成为能够经由构成节流孔的活塞13的通道孔47连通。活塞杆14为金属制。活塞杆14将主轴部55作为主体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气缸,其封有工作气体,至少一端开口;活塞,其能够滑动地嵌插在该气缸内;活塞杆,其与该活塞连结,向所述气缸的外部突出;导杆,其设置于所述气缸内的一端侧;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导杆之间,设有:环形密封部件,其与所述活塞杆进行滑动;滑动部件,其在所述气缸内能够沿轴向在该密封部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滑动;润滑剂保持室,其在该滑动部件和所述密封部件之间被划分形成,封有润滑剂;在所述密封部件或所述滑动部件上设有排出机构,在组装时该排出机构排出残留在所述润滑剂保持室内的残留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井贵洋内藤博克酒井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