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其特征是一个通过底部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连接形成内外套桶;内套桶(1)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内套桶通过加盖有密封垫圈的顶盖(6),并通过旋紧螺母(7)来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适当温度的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满足泡菜在发酵腌渍过程中所需的嫌气功能,又可实现将发酵腌渍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排出;并且套桶式设计可以通入适当温度的水,实现发酵腌渍过程的温度调节功能,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此外,该装置为上下平面设计,可为生产节省空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菜的发酵腌溃装置。
技术介绍
泡菜是我国四川地区的传统发酵制品,通常采用传统泡菜罐来完成发酵和腌溃过程。传统发酵罐的特点是罐体顶部本身带有凹槽,可放水,将盖碗扣在凹槽中,能实现水封;同时可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水而排出。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或玻璃泡菜罐易碎,且罐体积大小限制性强,只能用于普通家庭式泡菜制作;且由于坛口太小,取用很不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乳酸发酵腌溃品的不锈钢发酵腌溃装置,能同时实现密封、排气和保温功能,有利于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内、外桶体通过底部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连接形成内外套桶;套桶中间空隙部分可通入水(类似泡菜坛的坛沿水),用于密封内套桶;如果通入一定温度的水还可实现保温功能。此外,为了放置时装置的稳定性好,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与外套桶的形状相符合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孔与通气管相连接,在内套桶内的通气孔下方接有弧形槽,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套桶间的水倒吸进入发酵液中。内套桶内的上部、下部各有圆环形卡板,用于支撑调料隔板。调料隔板是一个带有孔眼的圆形板,板上焊接有带有孔眼的半圆形,用于放置调味料;隔板将调味料与原料分离开,可防止调料,如花椒、辣椒等对原料染色。顶盖是一个带有塑料垫圈的不锈钢平板,通过四个呈直角分布的螺母,将其与内套桶旋紧,起到密封内套桶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溃装置,由内套桶、外套桶和顶盖组成,其特征是内外套桶之间由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相连接,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通入内外套桶间隙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凹槽;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和下卡板,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和下调料隔板;顶盖有密封垫圈,通过旋紧螺母,实现与内套桶密封;内外套桶间隙处可添加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即可。本技术设计,既可满足泡菜在发酵腌溃过程中所需的嫌气状态,又可将发酵腌溃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排出;同时内、外套桶间可通入冰水或温水等实现发酵腌溃过程的温度调节功能,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此外,该装置为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面设计,生产中可整齐叠放,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I是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技术的隔板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内外套桶之间由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相连接,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I)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凹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⑵。具体实施方式如下①内套桶(I)经过清洗杀菌等处理;②调味料等经清洗,装在带孔的不锈钢上、下调料盒(9)内,通过锁扣(15)封好将下调料隔板(2)置于内套桶的下部卡环(3)上·原料经清洗、杀青等预处理后均匀码放在下调料隔板(2)上至上部卡环(5)处,并加盖上调料隔板(4) 调配盐水注入内桶体(I),至淹没上隔板的调料盒(9)和弧形凹槽(13)底线之间加顶盖出),旋紧螺母(7)密封内套桶;⑦套桶间空隙(8)注入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满足泡菜的发酵腌溃条件。权利要求1.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溃装置,由内套桶、外套桶和顶盖组成,其特征是内外套桶之间由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相连接,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I)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⑶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凹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顶盖(6)有密封垫圈,通过旋紧螺母(7),实现与内套桶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 (14)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溃装置,其特征是调料隔板,是一个带有孔眼的圆形板,板上焊接带有孔眼的调料盒(9),通过锁扣(15)将装在调料盒(9)内的调味料封好。专利摘要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其特征是一个通过底部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连接形成内外套桶;内套桶(1)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内套桶通过加盖有密封垫圈的顶盖(6),并通过旋紧螺母(7)来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适当温度的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本技术,既可满足泡菜在发酵腌渍过程中所需的嫌气功能,又可实现将发酵腌渍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排出;并且套桶式设计可以通入适当温度的水,实现发酵腌渍过程的温度调节功能,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此外,该装置为上下平面设计,可为生产节省空间。文档编号A23L1/218GK202697637SQ201120471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淑芳, 张志军, 陈晓明, 魏雪生, 罗莹, 李凤美, 唐柳 申请人: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由内套桶、外套桶和顶盖组成,其特征是:内外套桶之间由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相连接,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1)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凹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顶盖(6)有密封垫圈,通过旋紧螺母(7),实现与内套桶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芳,张志军,陈晓明,魏雪生,罗莹,李凤美,唐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