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572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7:16
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其特征是一个通过底部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连接形成内外套桶;内套桶(1)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内套桶通过加盖有密封垫圈的顶盖(6),并通过旋紧螺母(7)来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适当温度的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满足泡菜在发酵腌渍过程中所需的嫌气功能,又可实现将发酵腌渍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排出;并且套桶式设计可以通入适当温度的水,实现发酵腌渍过程的温度调节功能,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此外,该装置为上下平面设计,可为生产节省空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菜的发酵腌溃装置。
技术介绍
泡菜是我国四川地区的传统发酵制品,通常采用传统泡菜罐来完成发酵和腌溃过程。传统发酵罐的特点是罐体顶部本身带有凹槽,可放水,将盖碗扣在凹槽中,能实现水封;同时可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水而排出。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或玻璃泡菜罐易碎,且罐体积大小限制性强,只能用于普通家庭式泡菜制作;且由于坛口太小,取用很不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乳酸发酵腌溃品的不锈钢发酵腌溃装置,能同时实现密封、排气和保温功能,有利于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内、外桶体通过底部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连接形成内外套桶;套桶中间空隙部分可通入水(类似泡菜坛的坛沿水),用于密封内套桶;如果通入一定温度的水还可实现保温功能。此外,为了放置时装置的稳定性好,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与外套桶的形状相符合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孔与通气管相连接,在内套桶内的通气孔下方接有弧形槽,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套桶间的水倒吸进入发酵液中。内套桶内的上部、下部各有圆环形卡板,用于支撑调料隔板。调料隔板是一个带有孔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桶式发酵腌渍装置,由内套桶、外套桶和顶盖组成,其特征是:内外套桶之间由呈直角相隔的四个支撑块(10)相连接,外套桶外部为实体的凹形圆柱平底座;内套桶(1)外的上部有四个呈直角相隔的通气管(11),通入内外套桶间隙(8)处;在内套桶内的通气管上口(12)的下方接有一个圆弧凹槽(13);内桶体内的上部、下部分别有圆环形上卡板(5)和下卡板(3),分别用于支撑上调料隔板(4)和下调料隔板(2);顶盖(6)有密封垫圈,通过旋紧螺母(7),实现与内套桶密封;内外套桶间隙(8)处可添加水至淹没通气管下口(14)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芳张志军陈晓明魏雪生罗莹李凤美唐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