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828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55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4-0.1%,Si:0.3-0.55%,Mn:1.5-2.0%,P≤0.015%,S≤0.015%,Al:0.02-0.05%,Nb:0.05-0.10%,Ti:0.05-0.10%,Nb+Ti≤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该钢无需添加Ni、Mo、Cu等贵金属元素,轧后无需热处理,采用控制轧制和UFC工艺制度,获得细化贝氏体和1%-5%MA组织,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优良强韧性的高性价比复相型高强度中厚钢板,厚度规格16-40mm,屈服强度Rp0.2?550-620Mpa,Rm?670-750Mpa,-20℃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40J,适用于工程机械和煤机行业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
,特别是涉及,尤其是一种无需添加Ni、Mo、Cu等贵重金属元素、采用控制轧制+超快速冷却工艺、组织为贝氏体(B)+ (1-590MA生产出的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该生产方法适用于配备UFC系统的宽厚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类高强度、高韧性、多用途型钢种,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良好的延伸性能、冷弯性能、焊接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主要应用在煤机、工程机械、船板、桥梁等各个领域。 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专利号201110027503. 4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及生产方法,采用Cr-Mo-Nb-Nb-Ti的微合金化设计,采用两阶段控轧,随后进行加速冷却,之后空冷。不足之处是采用O. 1%-0. 5%Mo元素来阻碍先析铁素体的形核和长大过程,抑制铁素体转变,但是Mo元素属于贵重金属,价格昂贵,对于控制合金成本不利。专利号200810030404. X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采用Ni+Cr+Mo+ Nb+V+Ti的微合金化设计,采用回火热处理。不足之处为(I)采用O. 1-0. 15%Ni、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其特征在于: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4?0.1%,Si:0.3?0.55%,Mn:1.5?2.0%,P≤0.015%,S≤0.015%,Al:0.02?0.05%,Nb:0.05?0.10%,Ti:0.05?0.10%,Nb+Ti≤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组织为贝氏体+(1?5%)M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渊邹扬刘春明姜中行麻庆申王海宝朱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