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的材料特性的空气可硬化贝氏体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679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锻造钢部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钢坯,所述钢坯的组成包括0.25-0.40重量%的C、1.50-3.00重量%的Mn、0.30-2.00重量%的Si、0.00-0.150重量%的V、0.02-0.06重量%的Ti、0.010-0.04重量%的S、0.0050-0.0150重量%的N、0.00-1.00重量%的Cr、0.00-0.30重量%的Mo、0.00-0.003重量%的B、余量的Fe以及偶存杂质。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钢坯加热到大约1150℃至1350℃的奥氏体化温度,对钢坯进行热锻造以形成钢部件,以及在热锻后对所述锻造钢部件进行受控空气冷却。所述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受控空气冷却后对所述锻造钢部件的选定部分进行感应加热,以增加所述锻造钢部件的选定部分的硬度,然后在最终机械加工前进行淬火和回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空气可硬化的贝氏体钢,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增强的 材料特性的空气可硬化的贝氏体钢。
技术介绍
用于机械的结构部件,例如在履带式推土机底盘上使用的履带链节,需要具有以 下材料特性,包括良好的屈服强度、良好的耐磨性能、良好的韧性以及良好的抗滚动接触疲 劳。在履带式机器的履带上使用的履带链节,在行业内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履带式机器例如 为推土机或其他推土设备。履带链节通常具有下部,或链节本体,和上部,或链节的导轨部 分。重要的是,履带链节的导轨部分具有高的表面硬度,然而履带链节的本体部分可以具有 低的表面硬度,用于增强机械加工性能。由于导轨部分连续不断地接触履带支重轮而受到 严重的磨损和碎裂,因此导轨部分的高表面硬度是必要的。履带链节本体部分的低表面硬 度使得更易于在本体部分中加工用于衬套的孔。履带链节本体部分的低表面硬度也使衬套 和履带链节本体上的孔之间形成压配合而不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应力。用于获得履带链节或其它结构部件所需要的材料特性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将钢 坯热锻造为部件、随后冷却、再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淬火以及回火。这些热处理工艺之后 可以紧接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锻造钢部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钢坯,其组成按重量计包括:C:0.25‑0.35重量%,Mn:1.50‑3.00重量%,Si:0.30‑2.00重量%,V:0.10重量%,Ti:0.02‑0.06重量%,S:0.015‑0.04重量%,N:0.01重量%,Cr:0.00‑0.30重量%,Mo:0.00‑0.03重量%,B:0.00‑0.003重量%,以及余量的Fe和偶存杂质;将所述钢坯加热到大约1150℃至1350℃的奥氏体化温度;对所述钢坯进行热锻造,以形成所述钢部件;以及在所述热锻造后对所述锻造钢部件进行受控空气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刘M·T·凯瑟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