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含有稳定残余奥氏体的高性能。
技术介绍
钢轨是引导列车运行并将车轮载荷传递给道床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线路的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近年来,随着铁路轴重和通过总重的不断提高,对钢轨的性能和综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已证明,由贝氏体型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及微量马氏体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在钢轨领域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世界各国学者在贝氏体钢轨的研制、应用与完善方法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贝氏体钢轨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I)将钢坯轧制为钢轨后直接空冷至室温,此时将得到上贝氏体(微量)+无碳化物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少量)+马氏体(微量)的复相钢,配合后续回火工序稳定钢中残余奥氏体并使得马氏体也转变为回火马氏体,钢轨的强韧性较空冷条件下有所改善;(2)提高钢中Mo、Ni、V、Ti等贵重合金元素的含量,将轧制后的钢轨直接空冷至室温,从而得到具有良好强韧性的无碳化物贝氏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该方法由于无奥氏体稳定化措施,所以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列车车轮冲击载荷等外力作用存在诱发形成脆性的马氏体的趋势;(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贝氏体钢轨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钢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将终轧后的钢轨自然冷却,以使钢轨轨头表层温度降至460℃?490℃;将钢轨以2.0℃/s?4.0℃/s的冷却速度强制冷却,以使钢轨轨头表层温度降至250℃?290℃;使钢轨温度自然回升直至钢轨轨头表层温度达到300℃以上;将钢轨置于炉膛温度为300℃?350℃的加热炉内回火处理2h?6h;将钢轨空冷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宇,邹明,贾济海,郭华,刘建华,邓勇,王春建,袁俊,姚麾,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