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马氏体汽车齿轮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71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48
贝氏体-马氏体汽车齿轮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汽车齿轮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汽车发动机齿轮材料20CrMnTi,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易产生疲劳裂纹的技术问题,制备方法如下:一、熔炼铁液;二、球化及孕育处理;三、等温淬火;四、高频表面淬火;五、回火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贝氏体-马氏体汽车齿轮球墨铸铁,表面硬度为55~65HRC,抗拉强度为1100~1120MPa,冲击值为85~100J,旋转弯曲疲劳强度为560~600MPa,成本低于20CrMnTi20%,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可取代低合金钢20CrMnTi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齿轮制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齿轮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是近年来国内外一直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种应用面越来越广的新型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的韧性、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以及优于钢的耐磨性和减震降噪性能等。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正是人们最求的目标,而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就是这种材料之一。近年来在汽车领域,等温淬火球墨铸铁被用来替代锻钢或铸钢生产汽车零部件,可减重1(Γ30%,降低成本15 30%,并可从源头上降低汽车噪音,减轻废气排放,提高驱动比。 然而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即基体组织为贝氏体的球墨铸铁,难以同时获得高强度、高硬度和高的韧性和塑性。对于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并兼具高耐磨性的应用场合就不能满足,比如汽车发动机的硬质齿轮,要求表面硬度大于55HRC,同时心部的基体也要有很高的韧性和强度。国内汽车发动机齿轮的材质多为20CrMnTi,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其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该钢的基体组织中常有大颗粒多棱角的TiN存在,其在正常的热处理条件下难以溶于奥氏体中,而成为疲劳裂纹来源,危害和后果相当严重。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贝氏体?马氏体汽车齿轮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熔炼铁液:先按质量份数称取60~65份Q10生铁、25~30份球铁回炉料和10~15份废钢,然后按镍板的质量与Q10生铁、球铁回炉料和废钢总质量之比为(1.5~2.0):100,按电解铜的质量与Q10生铁、球铁回炉料和废钢总质量之比为(0.6~1.0):100,按钼铁的质量与Q10生铁、球铁回炉料和废钢总质量之比为(0.3~0.6):100,称取镍板、电解铜和钼铁,然后将称取的Q10生铁、球铁回炉料、废钢、镍板、电解铜和钼铁加入到中频炉中,升温至温度为1500~1550℃,静置2~4min,出炉,得到铁液;二、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玉龙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市精铸良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