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稳定嵌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37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用以置入一元件于电路板的容置孔中。元件稳定嵌入设备包含电路板缓冲垫、元件导引板、元件压入装置与元件支撑装置。电路板缓冲垫具有穿孔。元件导引板具有导引孔。元件导引板与电路板缓冲垫分别位于电路板的相反两侧。容置孔、穿孔与导引孔彼此对齐且形成一空间。元件压入装置可移动地位于元件导引板上方且具有可伸缩的按压部。元件支撑装置可移动地位于该空间中。当该按压部以一方向施压于位在该空间中的该元件时,该按压部、该元件与该元件支撑装置同步往该方向移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元件稳定嵌入设备,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置元件于电路板的容置孔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需将特定的元件(例如导热用的铜块)分别嵌入电路板预设的容置孔内。由于半导体芯片的效能越来越高,使电路板的散热需求也越来越多。举例来说,由于车用电路板强调安全性,电路板的散热效果相当重要,过去圆盘形的导热元件已不敷使用,近年来已发展出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导热元件。图I绘示现有具有迫紧部112的导热元件110的俯视图。图2绘示现有导热元件 110置入电路板130时的剖视图。同时参阅图I与图2,导热元件110因具有多个凸出的迫紧部112,使导热元件110的形状并非为常见的圆形。电路板130具有形状与导热元件110相同的容置孔132,用以容置导热元件110。在放入导热元件110前,治具板120需先放置于电路板130上,且治具板120的导引孔122需大致对齐于容置孔132。之后,再将导热元件110放在导引孔122中。接着可利用如铁锤的治具140将导热元件110打入容置孔132中。然而,由于导热元件110具有多个迫紧部112,因此仅靠治具140下压的力量难以平稳地使导热元件Iio从治具板120的导引孔122进入电路板130的容置孔132,容易产生歪斜的情况。也就是说,当导热元件110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时,要使导热元件110平稳地置入电路板130的容置孔132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用以置入元件于电路板的容置孔中。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元件稳定嵌入设备,该元件稳定嵌入设备包含电路板缓冲垫、元件导引板、元件压入装置与元件支撑装置。电路板缓冲垫具有穿孔,且用以承载电路板。元件导引板具有导引孔。元件导引板与电路板缓冲垫分别位于电路板的相反两侧,其中容置孔、穿孔与导引孔彼此对齐且形成一空间。元件压入装置可移动地位于元件导引板上方且具有可伸缩的按压部。当元件压入装置位于元件导引板上且按压部对齐于导引孔时,按压部用以施压于位在该空间中的元件。元件支撑装置可移动地位于该空间中,用以支撑元件。当按压部以一方向施压于位在空间中的元件时,按压部、元件与元件支撑装置同步往该方向移动,使元件从导引孔移动至容置孔中。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电路板缓冲垫具有凹部,紧邻于穿孔。当电路板位于电路板缓冲垫上时,部分电路板与凹部之间形成一高度差。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元件压入装置还包含多个压力脚,围绕于按压部,用以施压于元件导引板。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元件压入装置还包含马达与控制器。马达连接按压部。控制器电连接马达,用以控制按压部于该空间中的位置。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控制器包含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按压部包含螺杆,且螺杆通过马达带动。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导引孔的投影面积大于容置孔的投影面积。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元件支撑装置包含支撑部与电磁阀。支撑部位于该空间中,用以支撑元件。电磁阀连接于支撑部,用以控制支撑部于空间中的位置。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按压部的截面积与支撑部的截面积分别小 于容置孔的投影面积。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元件导引板具有斜面紧邻于导引孔。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元件稳定嵌入设备更包含承载板位于电路板缓冲垫下,用以承载电路板缓冲垫、电路板与元件导引板。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电路板缓冲垫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电路板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元件导引板具有多个第三定位孔,且每一第一定位孔、每一第二定位孔与每一第三定位孔彼此对齐。元件稳定嵌入设备更包含多个插销垂直于承载板上,用以耦合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上述承载板为电木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其由于元件稳定嵌入设备包含元件支撑装置,因此当按压部以一方向施压于位在该空间中的元件时,元件会被夹置于元件压入装置的按压部与元件支撑装置之间,且按压部、元件与元件支撑装置会同步往该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元件便可平稳地从元件导引板的导引孔移动至容置孔中。也就是说,此元件稳定嵌入设备不论置入电路板的元件形状为何,当元件在该空间移动时会由元件支撑装置所支撑,因此可避免元件在该空间移动时产生歪斜的情况。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具有迫紧部的导热元件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导热元件置入电路板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图3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沿剖面线5-5’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使用时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元件压入装置位于元件导引板上时的剖视图;图8为图7的元件压入装置将元件置入电路板的容置孔时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元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离开元件时的剖视图;图10为图9的元件压入装置离开元件时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0:导热元件112:迫紧部120:治具板122:导引孔130:电路板132 :容置孔140 :治具200 :元件稳定嵌入设备210:电路板缓冲垫212 :穿孔214:凹部216 :第一定位孔220:元件导引板222:导引孔224 :第三定位孔226 :斜面 230 :承载板232 :插销240:台面250 :元件压入装置252 :按压部253 :螺杆254 :压力脚256 :马达258 :控制器260 :空间270 :元件支撑装置272 :支撑部274:电磁阀300:电路板310 :容置孔312 :第二定位孔320 :元件5-5’ 剖面线Al :投影面积A2 :投影面积A3 :截面积A4 :截面积A5 :截面积Dl :方向D2:方向H:高度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图3绘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200的立体图。图4绘示图3的元件稳定嵌入设备200的局部俯视图。同时参阅图3与图4,元件稳定嵌入设备200包含电路板缓冲垫210、具有导引孔222的元件导引板220、承载板230、台面240、元件压入装置250与从台面240下延伸至导引孔222内的元件支撑装置270。元件压入装置250可移动地位于元件导引板220上方,且具有可伸缩的按压部252。在使用时,元件导引板220位于电路板300上,元件可通过导引孔222放入并由元件支撑装置270所支撑。之后,元件压入装置250移至元件导引板220上,并通过可伸缩的按压部252施压于位在导引孔222中的兀件,使兀件与电路板300结合(将于后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引孔222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如图4所示)以对应如图I的具有迫紧部112的导热元件110,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导引孔222的形状与所需置入的元件的形状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元件稳定嵌入设备,用以置入一元件于电路板的容置孔中,其特征在于,该元件稳定嵌入设备包含:电路板缓冲垫,具有穿孔,用以承载该电路板;元件导引板,具有导引孔,该元件导引板与该电路板缓冲垫分别位于该电路板的相反两侧,其中该容置孔、该穿孔与该导引孔彼此对齐且形成一空间;元件压入装置,可移动地位于该元件导引板上方且具有可伸缩的按压部,当该元件压入装置位于该元件导引板上且该按压部对齐于该导引孔时,该按压部用以施压于位在该空间中的该元件;以及元件支撑装置,可移动地位于该空间中,用以支撑该元件,当该按压部以一方向施压于位在该空间中的该元件时,该按压部、该元件与该元件支撑装置同步往该方向移动,使该元件从该导引孔移动至该容置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永张阿松杨中贤杨伟雄宋汉钏
申请(专利权)人: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