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薄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15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辊法连铸薄带(1)的方法。根据本方法金属熔液(7)被注入由两根铸轧辊形成的、尺寸相当于所祷带(1)的厚度的铸造缝隙(3)中,形成金属熔池(6)。根据铸轧辊(2)的表面(11)的状况向铸轧辊(2)的表面(11)高出金属熔池(6)以上的部分喷吹一种惰性气体或惰性气体的混和气。为避免局部热变形,对铸轧辊(2)的表面(11)沿其长度针对各处不同的表面状况进行监测。当出现各处表面状况不相同时,根据铸轧辊(2)的长度上各处不同的表面状况,向铸轧辊(2)的表面(11)各处喷吹不同的气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两辊法连铸薄带,特别是薄钢带的方法,带的厚度优选小于10毫米,在该方法中,金属熔液被注入一个由两根铸轧辊按照所铸带的厚度尺寸形成的铸造缝隙中,形成一个熔池,根据铸轧辊表面状况,向铸轧辊表面高出熔池以上的部分喷吹一种惰性气体或混合惰性气体,并涉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用两辊法铸造薄带时,带的横截面取决于铸轧辊在热态时的表面形状。在本质上,该热态形状正好相当于所希望的带的横截面,因为带的截面形状在铸造工序之后就不能再改变,确切地说,也不能通过轧制使其改变。铸轧辊的热态形状与其冷态形状明显不同,这是由铸轧辊表面周期性出现的极高的热负荷引起的。此时会产生一个热凸度,但人们可以通过给铸轧辊预磨一个凹度使其至少得到部分补偿。但因为铸轧辊在铸造过程中的热负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铸带设备要有很宽的工作范围(例如铸造速度范围在0.2至2.5米/秒之间,带厚范围1到10毫米之间,铸轧辊上的轧制力不同,待铸金属熔液的温度不同,熔液质量不同,如钢种不同等),所以想要通过预磨而使铸轧辊得到足以适用的预变形是不可能的。因此极其有必要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在线矫正,使其适合于不同的工作状况。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用两辊法连铸薄带(1)特别是钢带的方法,带的厚度优选小于10毫米,其中金属熔液(7)被注入由两根铸轧辊(2)按照所铸带(1)的厚度形成的一个铸造缝隙(3)中,形成熔池(6),向铸轧辊(2)的表面(11)高出熔池(6)以上部分喷吹一种惰性气体或惰性气体混和气,其特征在于,向铸轧辊(2)的表面(11)气体喷吹在铸轧辊(2)长度方向上各处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霍亨比克勒尔G埃克尔斯托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沃斯特阿尔派因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阿西埃特殊产品坦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