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42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上的过孔和一套设于该线束上的卡扣,所述线束穿设于该过孔,且该卡扣卡勾于所述过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避免线束与过孔的边缘直接接触,即避免了因线束与过孔边缘的直接接触而容易导致的割线问题;而且采用卡扣的设计具有低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领域用的辅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较早之前一般将汽车电器的线束直接穿过车声钣金上的过孔,从业人员发现,这样的设计通常会出现如下的问题线束跟过孔的边缘会直接,二者之间相互摩擦,很容易出现线束被割坏的现象(即割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割线的问题,从业人员设计出了如下两种方案一是让线束自身套设胶套,使线束套于胶套内,然后将胶套固定在车身钣金的过孔上;另一种是在车身钣金的 过孔上安装橡胶条;这两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之前的割线问题,但是需要需开发线束的胶套或者橡胶条,成本浪费,且即使有现成的胶套或橡胶条,成本也较高,因此,急需一种低成本且能够解决割线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不仅避免了因线束与过孔边缘的直接接触而容易导致的割线问题,且采用卡扣的设计具有低成本的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上的过孔和一套设于该线束上的卡扣,所述线束穿设于该过孔,且该卡扣卡勾于所述过孔上。进一步地,所述过孔的边缘向上翻起形成突起,该突起上开设有至少一用于所述卡扣卡勾的通孔。本技术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能够避免线束与过孔的边缘直接接触,即避免了因线束与过孔边缘的直接接触而容易导致的割线问题;而且采用卡扣的设计具有低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是本技术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100上的过孔I和一套设于该线束200上的卡扣2,所述线束200穿设于该过孔1,且该卡扣2卡勾于所述过孔I上;具体地,过孔I的边缘向上翻起形成突起11,且该突起11上开设有至少一用于所述卡扣2卡勾的通孔111,该设计能够使整个衔接结构更为简单。本技术的设置,能够避免线束200与过孔I的边缘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因线束200与过孔I边缘的直接接触而容易导致的割线问题,且因卡扣的采用卡扣的设计具有 低成本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上的过孔,所述线束穿设于该过孔,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结构还包括一套设于该线束上的卡扣,且该卡扣卡勾于所述过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边缘向上翻起形成突起,该突起上开设有至少一用于所述卡扣卡勾的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上的过孔和一套设于该线束上的卡扣,所述线束穿设于该过孔,且该卡扣卡勾于所述过孔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避免线束与过孔的边缘直接接触,即避免了因线束与过孔边缘的直接接触而容易导致的割线问题;而且采用卡扣的设计具有低成本的优点。文档编号H02G3/02GK202678858SQ20122036458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廉小强, 陈志挺, 严鑫 申请人: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与车身钣金的衔接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上的过孔,所述线束穿设于该过孔,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结构还包括一套设于该线束上的卡扣,且该卡扣卡勾于所述过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小强陈志挺严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