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4626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包括与车身钣金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塑料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爪,各所述卡爪与各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后共同围成线束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在布置线束时只需将线束布置在该线束通道即可,较好地避免了线束与车身钣金接触,从而使得线束能够得到较好地保护,进而大大地降低了线束容易损坏的可能性。

Plastic guard plate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 plastic plat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et metal and the second shell,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plastic shell;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ire harness and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same holding opening slot, the second arranged on the shell. A second beam with the same extension direction for open slot; the peripheral edge of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ots, the peripheral edge of the second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w, the claw and the card slot should be one of snap fit;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the second shell is buckled after surrounded by wire channel.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plastic plat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the arrangement of wire harness only when the wire harness is arranged on the wire channel can better avoid contact with the wire harness body sheet metal, so that the wire harness can be better protected,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easily damaged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汽车上电器件数量的增多,整车的电器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整车电源传输载体的整车线束,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故线束需要确实可靠的固定以及合适的保护,避免造成电器功能失效乃至整车烧蚀等严重后果。车身上的线束通常是沿着车身内钣金边沿布置,然而车身内存在锋利的钣金边沿,在汽车振动过程中,钣金边沿很容易使线束因磨损而损坏,如将线束磨破或磨断,导致电路短路或断路。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以对线束进行较好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容易被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包括与车身钣金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塑料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爪,各所述卡爪与各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后共同围成线束通道。优选地,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外壁面相连的塑料护壳,所述塑料护壳上设置有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通过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线束通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还设置有插件安装板,所述插件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开关插接件相连接的腰型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塑料支架,所述第一塑料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脱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塑料支架,所述第二塑料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凸起,所述第二防脱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塑料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外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拉丝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油箱盖拉丝上的卡扣相配合的腰型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壁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油箱盖拉丝相连的L型拉丝安装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处,所述L型拉丝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处。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车身钣金相连的弹性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扣合后将围成线束通道,在布置线束时只需将线束布置在该线束通道即可,较好地避免了线束与车身钣金接触,从而使得线束能够得到较好地保护,进而大大地降低了线束容易损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在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1、第一壳体12、卡槽13、弹性卡块21、第二壳体22、卡爪31、塑料护壳41、插件安装板42、腰型安装孔51、第一塑料支架52、第一防脱凸起53、第二塑料支架54、第二防脱凸起61、固定板62、腰型孔63、L型拉丝安装板71、线束72、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3、油箱盖拉丝81、车身钣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包括与车身钣金81相连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均为塑料壳体;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第二壳体21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第一壳体11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12,第二壳体21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爪22,各卡爪22与各卡槽12一一对应卡接配合;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相扣合后共同围成线束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各卡爪22和各卡槽12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2的两侧,以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相扣合后将围成线束通道,在布置线束71时只需将线束71布置在该线束通道即可,较好地避免了线束71与车身钣金81接触,从而使得线束71能够得到较好地保护,进而大大地降低了线束71容易损坏的可能性。同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之间是卡接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快捷。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壳体11的第一外壁面相连的塑料护壳31,塑料护壳31上设置有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通过第一外壁面上设置的通孔与线束通道相连通。这样通过将线束71置于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中,使得塑料护壳31也能够对线束71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从线束通道中分出一部分线束,使该部分线束沿着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布置,从而使得线束71的布置较为顺畅,也使得线束71布置更为灵活方便。进一步地,第一外壁面上还可以设置有插件安装板41,插件安装板41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2相连接的腰型安装孔42,从而使得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2也得到了较好地固定,使得车身上各部件的布置较为紧凑,较好地省去了在车身上的其它部位布置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2的安装结构;同时从线束通道中走出的线束71可以直接与该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2相连,大大地降低了与该油箱盖开关插接件72相连的线束布置的复杂度,使得该线束71的布置较为简单且美观。具体地,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塑料支架51,第一塑料支架51上远离第一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脱凸起52。这样便能够使用胶带将第一端处来自线束通道中的线束71和来自其它部件的线束71均与第一塑料支架51固定在一起,实现线束71在第一壳体11上的固定,从而使得线束71能够较为集中的固定在一起,较好地避免了线束71因晃动而磨损,进一步降低了线束71易损坏的可能性;同时第一防脱凸起52能够较好地防止胶带从第一塑料支架51上滑落,从而使得线束71的固定更为牢固可靠。优选地,该胶带可以为聚氯乙烯(简称PVC)胶带。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第二塑料支架53,第二塑料支架53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凸起54,第二防脱凸起54位于第二塑料支架53上远离第二端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的线束71均能够得到较好地固定,使得线束71不易晃动,进而使得线束71更不容易出现损坏。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第二外壁面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拉丝73相连的固定板61,固定板6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拉丝73上的卡扣相配合的腰型孔62。这样就使得该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能够具有固定油箱盖拉丝73的功能,有效地节省了空间,而不需再在其它部位设置油箱盖拉丝73的安装结构,从而使得各部件的布置更为紧凑。进一步地,第二外壁面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车身钣金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塑料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爪,各所述卡爪与各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后共同围成线束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车身钣金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塑料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多个卡爪,各所述卡爪与各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后共同围成线束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外壁面相连的塑料护壳,所述塑料护壳上设置有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三线束容纳开口槽通过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线束通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还设置有插件安装板,所述插件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盖开关插接件相连接的腰型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塑料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