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341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隔墙和凸台;变速器壳体、隔墙和凸台为一体式结构;隔墙靠近变速器主箱一侧和凸台之间设有倒档介轮安装空间;隔墙设置有不同心的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和副箱中间轴支撑孔;凸台靠近变速器壳体一侧通过若干筋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若干筋之间设置有辐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利用多筋支撑倒档中间轴凸台,铸造出倒档中间轴凸台特征直到后副箱隔墙上,结合机加工,用盘铣刀铣出倒档介轮空间,在保证良好铸造工艺性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在箱体两侧面铸窗口,提高了壳体加工工艺性,节省了窗口盖板,衬垫,螺栓等零件,有效减少了渗漏油故障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重型汽车变速器形式多样,多档位重型汽车变速器多以主副箱组合结构为主,主副箱双中间轴结构是目前重型汽车变速器领域比较典型的结构。此种结构中,在后副箱隔墙截面上,主箱倒档中间轴后支撑孔在副箱中间轴前轴承区域内,导致倒档中间轴后支撑悬空,倒档中间轴多以悬臂的形式被一螺母锁紧在箱体内倒档中间轴凸台上定位,此种定位需事先将倒档中间轴齿轮总成与变速器壳体装配为一个总成。对于筒式主箱结构、斜齿的变速器,一旦倒档中间轴齿轮被固定,主箱内中间轴将很难装入。副箱中间轴前轴承的定位也很重要,现有技术多通过在倒档中间轴齿轮后面装上 倒档杯来给副箱中间轴轴向定位,此种定位方式倒档中间轴为悬臂式,在筒式主箱结构、斜 齿的变速器中装配困难很大或者无法装配。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汽车轻量化也势在必行,变速器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变速器箱体采用铝合金轻量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倒档中间轴齿轮所处空间在箱体内部形成倒扣,为保证铸造的可行性,倒档中间轴齿轮处箱体侧面一般开窗口,但箱体两侧面开窗口对变速器壳体强度、刚度降低较明显,加工复杂,增加了漏油故障点,同时影响变速器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隔墙和凸台;变速器壳体、隔墙和凸台为一体式结构;隔墙靠近变速器主箱一侧和凸台之间设有倒档介轮安装空间;隔墙设置有不同心的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和副箱中间轴支撑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凸台靠近变速器壳体一侧通过若干筋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若干筋之间设置有第一辐板或者第二辐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凸台上设有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为铝合金压铸件,倒档介轮安装空间通过盘铣刀在隔墙朝主箱方向凸伸的筒形体上垂直铣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倒档中间轴前后分别支撑在第一倒档中间轴前支撑孔和第二倒档中间轴后支撑孔内;副箱中间轴支撑孔内安装有副箱中间轴的副箱中间轴前轴承;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内设有前台肩,倒档中间轴位于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的前台阶与副箱中间轴的前端面之间;倒档中间轴上安装有位于倒档介轮安装空间内的倒档介轮,倒档介轮与倒档中间轴之间有滚针轴承,倒档介轮与凸台之间有隔垫。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与副箱中间轴支撑孔构成的台阶为副箱中间轴前轴承提供定位,进而限位副箱中间轴;在隔墙上,副箱中间轴支撑孔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所夹区域内,设有贯通辐板和隔墙的两铸造通孔,用于拆卸副箱中间轴前轴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轴向投影方向上,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部分或者完全在副箱中间轴支撑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与副箱中间轴支撑孔均在主箱与后副箱之间的隔墙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利用多筋支撑倒档中间轴凸台,在介轮位置前后两侧设置错位辐板,铸造出倒档中间轴凸台特征直到后副箱隔墙上,结合机加工,用盘铣刀铣出倒档介轮空间,在保证良好铸造工艺性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在箱体两侧面铸窗口,提高了壳体加工工艺性,节省了窗口盖板,衬垫,螺栓等零件,有效减少了渗漏油故障点;倒档中间轴两端被凸台所支撑,支撑刚度好。附图说明图Ia是变速器壳体倒档介轮区前视图;图Ib为沿图Ia中X-X线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I中S-S线的剖视图,即变速器壳体倒档介轮处剖视图;图3是倒档介轮与副箱中间轴装配示意图;图4为铣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前筒形体10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倒档中间轴齿轮安装处壳体局部立体图;图6为倒档轮安装处前视图;图7为倒档轮安装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为铝合金压铸而成,包括筒形变速器壳体100,变速器壳体100内具有分隔变速器主箱与副箱的隔墙101 ;隔墙101朝主箱方向凸伸有筒形体102,该筒形体102靠近变速器壳体100 —侧通过多个筋a支撑在变速器壳体100上。为加强倒档介轮I和倒档中间轴2支撑处的强度,在无辐板的筋a间加图I中弧形加强筋al。在倒档介轮I位置前后两侧的多个筋a之间设置错位辐板b或者c(起强化作用),压铸完变速器壳体后,结合机加工,用盘铣刀在筒形体102垂直铣出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在保证良好铸造工艺性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在箱体两侧面铸窗口。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的前侧形成倒档介轮凸台Q,后侧为隔墙101。隔墙101上设有后端大前端小的台阶孔,位于前侧的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的直径小于后侧的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的直径;所形成的“台阶孔”前端倒档中间轴后孔K2作为倒档中间轴后支撑,大小孔之间的台阶给副箱中间轴前轴承轴向定位。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与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偏心设置。倒档介轮凸台Q上设有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Κ1。倒档中间轴的前后支撑及轴向定位倒档中间轴2前后分别支撑在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l和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Κ2内,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内安装有副箱中间轴6的副箱中间轴前轴承5。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的直径大于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l和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Κ2的直径,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与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l和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Κ2之间的台阶为倒档介轮I轴向定位;变速器挂倒档时,倒档介轮I为右旋,倒档中间轴2受力向前,由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l前台阶轴向定位;变速器不挂倒档时,靠副箱中间轴6的前端面限制倒档中间轴2随意向后窜动。 副箱中间轴前轴承5轴向定位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Κ2构成台阶孔,副箱中间轴前轴承5前窜时,由孔K与孔Κ2构成的台阶轴向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100)、隔墙(101)和凸台(Q);变速器壳体(100)、隔墙(101)和凸台(Q)为一体式结构;隔墙(101)靠近变速器主箱一侧和凸台(Q)之间设有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隔墙(101)设置有不同心的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和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台(Q)靠近变速器壳体(100) —侧通过若干筋(a)支撑在变速器壳体(100)上,所述若干筋(a)之间设置有第一辐板(b)或者第二辐板(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台(Q)上设有与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同轴设置的第一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100)为铝合金压铸件,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通过盘铣刀在隔墙(101)朝主箱方向凸伸的筒形体(102)上垂直铣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倒档中间轴(2)前后分别支撑在第一倒档中间轴前支撑孔(Kl)和第二倒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倒档中间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100)、隔墙(101)和凸台(Q);变速器壳体(100)、隔墙(101)和凸台(Q)为一体式结构;隔墙(101)靠近变速器主箱一侧和凸台(Q)之间设有倒档介轮安装空间(J);隔墙(101)设置有不同心的第二倒档中间轴支撑孔(K2)和副箱中间轴支撑孔(K)。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国贾瑞游春秀于晶殷崇一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