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逸伟专利>正文

自行车用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872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上中管、下中管和前叉中管;前支架和后支架为左右对称的两个;两个前支架和两个后支架通过上中管、下中管和前叉中管连接为一体。有益效果是:由于上中管和前叉中管可以旋转调节,使安装在上中管和中管上的鞍座和把管能够前后调节,满足人们骑行的舒适度要求;特别是车架主体一次成型裁切,无焊接,质量稳定可靠,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多排车架可有效增加整车的抗压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和电动车用车架主体。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车架的生产一般的工艺流程是,铝管裁切、挤型、焊接、打磨、震动、抛光,制作而成。其焊接工艺耗费人力,产品焊接后出现很多焊渣,还需打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且使用焊接工艺制成的车架,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焊点开裂,导致产品需修补甚至报废。自行车车架上安装有鞍座,用户根据需要鞍座可以上下调节,如果需要前后调节只能够根据鞍座本体作一微量调节,很难满足人们对舒适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大,成本可大幅下降的自行车用车架主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用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上中管、下中管和前叉中管;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两个前支架和两个后支架通过上中管、下中管和前叉中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为三个或四个,并通过上中管、下中管和前叉中管连接为一体。在所述前支架的各角端部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后支架的各角端部形成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适配的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与自行车后轮轴相适配的端部;所述上中管和前叉中管为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10)、后支架(20)、上中管(30)、下中管(40)和前叉中管(50);所述前支架(10)和后支架(20)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两个前支架(10)和两个后支架(20)通过上中管(30)、下中管(40)和前叉中管(50)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逸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逸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