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液压制动系统的主缸1,所述主缸具有至少一个活塞3、4,该活塞以可借助于制动操作沿轴线L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壳体2内,并配设有可与轮制动器连接的压力室5、6和补给室7、8,其中,压力室5、6在未操作的情况下可经补偿孔9、10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而在制动操作时可借助于布置在活塞3、4上的密封皮碗11、12与压力介质容器分开以逐渐增加压力;补给室7、8经补给孔13、14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其中,密封皮碗11、12在制动操作时沿补给室7、8的方向密封压力室5、6,而当解除制动操作时允许从补给室7、8中沿压力室5、6的方向抽吸补充的压力介质。为提供价廉且制造简单的前述类型的主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建议密封皮碗11、12布置在活塞3、4的沿径向方向开口的环绕的槽15、38中,该槽由第一和第二径向环绕的凸起部16、17、18、19形成,其中当解除制动操作时,补充的压力介质从补给室7、8中沿压力室5、6方向经过第二凸起部18、19被抽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液压制动系统的主缸,所述主缸具有至少一个活塞,该活塞以可借助于制动操作沿轴线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壳体内,并配设有可与轮制动器连接的压力室和补给室,其中,在未被操作的情况下,压力室可通过补偿孔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在制动操作时,压力室可借助于布置在活塞上的密封皮碗(Dichtmanschetten)与压力介质容器分开以逐渐增加/建立压力;补给室通过补给孔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其中,在制动操作时,密封皮碗沿补给室的方向密封压力室,当解除制动操作时,密封皮碗允许从补给室中沿压力室的方向抽吸补充的压力介质。
技术介绍
例如由DE1928849A1已知这种所谓的通气孔-主缸(SchnuffelIoch-Hauptzylinder)ο主缸的两个活塞具有轴向的补偿孔,当解除制动操作时,通过补偿孔沿压力室的方向从补给室中抽吸补充的压力介质。为此,密封皮碗的密封唇缘被向内挤压,从而压力介质可以流动经过密封唇缘。此外,在活塞和密封皮碗之间布置有保护密封皮碗不受损坏的滤板/垫片。该滤板/垫片和密封皮碗一起向内倾斜,在解除制动操作时,压力介质同样也流动经过该滤板/垫片。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追求对于汽车部件的更简单且更价廉的设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方面更简单且更价廉的主缸。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该目的,S卩,密封皮碗布置在活塞的沿径向方向开口的环绕的槽中,该槽由第一和第二径向环绕的凸起部形成,其中,当解除制动操作时,补充的压力介质从补给室中沿压力室的方向经过第二凸起部被抽吸。这使得可以省去活塞的轴向的补偿孔,从而实现了简化的活塞构造。附图说明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以及结合附图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优点和应用可能性。非常简化地示出图I以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缸;图2示出根据图I的主缸的第一放大部分;以及图3示出根据图I的主缸的第二放大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以纵剖视图示出用于机动车液压制动系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缸1,该主缸可以设计为单回路主缸,或者如实施例中示出的那样为双回路主缸或串联主缸。 该实施例的主缸I包括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它们以可借助于制动操作沿轴线L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壳体2内,并配设有可与轮制动器连接的压力室5、6和补给室7、8。在主缸I未被操作的情况下,压力室5、6可分别通过补偿孔9、10 (所谓的通气孔)与未示出的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在沿操作方向A操作主缸I时,压力室5、6可借助于布置在活塞3、4上的密封皮碗11、12与压力介质容器分开。补给室7、8通过形成在壳体2中的补给孔13、14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从图I可知,密封皮碗11、12分别布置在活塞3、4的沿径向方向开口的环绕的槽15,38中,该槽由第一和第二径向环绕的凸起部16、17、18、19形成。图2和图3示出主缸I的第一和第二放大部分。可以看出,密封皮碗11、12分别具有承受静态冲击的内部密封唇缘20、21和承受动态冲击的外部密封唇缘22、23,其中外部密封唇缘22、23密封地支承在壳体2的内部孔34上。·每个活塞3、4配设有复位弹簧24、25。第一活塞3的复位弹簧24以第一端部26支承在套筒27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凸起部28上,螺栓元件29穿过套筒27。螺栓元件29自锁地旋入第一活塞3的螺纹孔37中,从而在压缩复位弹簧24时,套筒27可相对于螺栓元件29叠缩。此外,复位弹簧24以第二端部32支承在活塞3的第一凸起部16上,由此可以省去在已知的主缸中常见的弹簧支承套筒。由于螺栓元件的螺栓头30支承在套筒27的径向向内指向的凸起部31上,因此确定了复位弹簧24的最大伸长量,并且复位弹簧24和第一活塞3 —起形成一截留单元。第二活塞4的复位弹簧25以第一端部33支承在孔34的底部35上,且以第二端部36支承在第二活塞4的第一凸起部17上。此处,复位弹簧25直接支承在活塞凸起部上也意味着可省去单独的弹簧支承套筒。为了制动操作主缸I,第一活塞3沿操作方向A移动。同时,第一活塞3的运动通过复位弹簧24和套筒27传递至第二活塞4上。一旦密封皮碗11、12的外部密封唇缘22、23位于补偿孔9、10的区域范围内(即移动经过控制孔侧面边缘),则已通过了主缸I的所谓的自由行程,因为不再有压力介质可以从压力介质容器通过补偿孔9、10到达压力室5、6中。压力室5、6和压力介质容器的连接被中断。由于外部密封唇缘22、23也沿补给室7、8的方向密封压力室5、6,因此可以在压力室5、6中逐渐增加压力。当解除制动操作时,活塞3、4通过复位弹簧24、25逆着操作方向A回推。例如在快速解除制动操作时会在压力室5、6中出现低压/真空,从而补充的压力介质从补给室7、8在压力室5、6的方向上经过第二凸起部18、19被抽吸。外部密封唇缘22、23由于低压/真空而向内挤压,由此允许压力介质溢流经过第二凸起部18、19。如从图2和3中可以得知的,第二凸起部18、19设计为阶梯状且具有第一直径Dl和小于Dl的第二直径D2。直径Dl的尺寸使得允许压力介质溢流,且同时保证在内部孔34中对活塞3、4的引导。由此可以省去活塞3、4的轴向的补偿孔,从而可以更价廉地制造具有简化的活塞构造的活塞3、4。第二凸起部19的阶梯状设计的另外优点在于,第二活塞4与具有轴向补偿孔的活塞相比可以设计为缩短的。活塞4的这种缩短是可行的,因为在主缸I的示出的未操作的位置中,第二凸起部19布置成使得其较小的直径D2位于补给孔14的区域范围内,同时不妨碍通过补给孔14抽吸补充的压力介质。通过缩短第二活塞4还可以使得对主缸I使用较短的壳体2。由此可以实现材料节省并改进封装。在第一凸起部16、17的区域范围内,活塞3、4分别具有直径D3,其尺寸使得复位弹簧24、25可以支承在活塞上且不妨碍压力介质在压力室5、6的方向上的溢流。附图标记列表I 主缸2 壳体3 活塞4 活塞 5压力室6压力室7补给室8补给室9补偿孔10补偿孔11密封皮碗12密封皮碗13补给孔14补给孔15 槽16凸起部17凸起部18凸起部19凸起部20内部密封唇缘21内部密封唇缘22外部密封唇缘23外部密封唇缘24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6 端部27 套筒28凸起部29螺栓元件30螺栓头31凸起部32 端部33 端部34内部孔35 底部36 端部37螺纹孔38 槽A操作方向L 轴线Dl 直径D2 直径 D3 直径权利要求1.用于机动车液压制动系统的主缸(1),所述主缸具有至少一个活塞(3、4),所述活塞以可借助于制动操作沿轴线(L)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壳体(2)内,并配设有可与轮制动器连接的压力室(5、6)和补给室(7、8),其中,在未被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压力室(5、6)可通过补偿孔(9、10)与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在制动操作时,所述压力室(5、6)可借助于布置在所述活塞(3、4)上的密封皮碗(11、12)与所述压力介质容器分开以逐渐增加压力;所述补给室(7、8)通过补给孔(13、14)与所述压力介质容器连接,其中,在制动操作时,所述密封皮碗(11、12)沿所述补给室(7、8)的方向密封所述压力室(5、6),当解除制动操作时,所述密封皮碗(11、12)允许从所述补给室(7、8)中沿压力室(5、6)的方向抽吸补充的压力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波施,H·柯尼格,U·容曼,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