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874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0:53
一种车辆(10),具有车身(11)和使制动力作用于车身(11)的制动装置(20),制动装置(20)根据供应的油压的差、制动器性能的差异等机械构造、计算的式子的差异等电气设定,作为初始设定,在驾驶员乘车的状态下,在与车身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得靠近重心的那侧的制动力大于远离重心的那侧的制动力。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制动时的车身的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减速时使制动力作用的制动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在行驶中进行减速、停止,设置有制动器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通过在抑制旋转的方向上对旋转的轮胎、车轴、驱动机构施加负载,来使车辆减速、停止。在此,作为控制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车辆用转向控制装置中的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用转向控制装置具有改变车辆的侧倾刚度的侧倾刚度可变单元和向车轮施加制动驱动力的制动驱动力施加单元,所述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当在所述侧倾刚度可变单元上发生了车辆的侧倾刚度 根据车辆的侧倾方向而不同的附着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车辆的侧倾刚度针对车辆的侧倾方向的偏移量计算出对抗作用在车辆上的多余的横摆力矩所需要的横摆力矩,并控制左右轮的制动驱动力差,以对车辆施加所述需要的横摆力矩。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装置根据需要调整左右轮的制动力,能够提高直线行驶性。另外,作为调整制动力的装置,还存在 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VCS (Vehicle Control System,车辆控制系统)控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1686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车辆有时在制动时发生偏转。即,当施加制动时,车辆有时出现在向一个方向转弯的情况下停止的行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利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装置、ABS控制、VCS控制对制动力进行控制,来抑制车辆的偏转。但是,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控制装置基于检测值来进行控制,因此在控制开始前,在左右车轮上施加相同的制动力。在此,左右车轮与重心位置的距离是左右不同的距离。因此,当在左右车轮上施加相同的制动力时,会产生旋转力矩,从而产生车身的偏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制动时的车身的偏转的制动装置及车辆。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对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车身上的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主缸,所述主缸包括供应液压的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活塞,所述活塞对所述第一液压室和所述第二液压室施加外力;第一油压制动部,所述第一油压制动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液压室供应的液压使制动力作用于第一轮胎;以及第ニ油压制动部,所述第二油压制动部基于从所述第二液压室供应的液压使制动力作用于第二轮胎,当所述主缸从所述活塞被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二液压室的压カ与所述第一液压室的压カ成为不同的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 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车辆,其特征在干,具有车身;以及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使制动力作用于所述车身,所述制动装置设定成在驾驶员乘车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身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靠近重心的那侧的制动カ大于远离重心的那侧的制动力。。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制动装置以比例关系设定靠近重心的那侧的制动カ与远离重心的那侧的制动力。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第一轮胎,所述第一轮胎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所述车身的远离重心的那侧;和第二轮胎,所述第二轮胎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所述车身的靠近重心的那侧,所述制动装置具有主缸,所述主缸包括供应液压的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第一油压制动部,所述第一油压制动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液压室供应的液压使制动力作用于第一轮胎;以及第二油压制动部,所述第二油压制动部基于从所述第二液压室供应的液压使制动力作用于第二轮胎,所述车辆被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二液压室的压カ大于所述第一液压室的压力。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主缸具有构成所述第一液压室的第一活塞和第一缸体、支撑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弹簧、构成所述第二液压室的第二活塞和第二缸体、以及支撑所述第ニ活塞的第二弹簧,所述车辆基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负载、各部分的滑动阻力、以及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面积中的至少ー者,使所述第二液压室的压カ大于所述第一液压室的压力。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轮胎和所述第二轮胎在所述车身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车辆还具有第一轮胎,所述第一轮胎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所述车身的远离重心的那侧;和第二轮胎,所述第二轮胎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所述车身的靠近重心的那侧,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对所述第一轮胎施加制动カ的第一制动盘和对所述第ニ轮胎施加制动カ的第二制动盘,所述第二制动盘的盘径大于所述第一制动盘的盘径。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制动装置计算对于在制动时被输入的输入值计算的制动力,使得靠近重心的那侧的制动カ大于远离重心的那侧的制动力,并且使计算出的制动力作用于所述车身。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制动装置基于在多个重心位置的条件下计算出的制动カ的差将靠近所述重心的那侧的制动カ和远离所述重心的那侧的制动カ设定为产生的旋转カ矩处于设定的范围内的制动カ的差。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制动装置及车辆起到能够有效地抑制制动时的车身的偏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具有制动装置的车辆的大致构成的示意图2是示出了制动装置的主缸的大致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在制动时作用在车身上的力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了第一室液压与第二室液压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图5是示出了第一室液压与第二室液压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表;图6是示出了旋转力矩与前制动力差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表;图7是示出了盘径与左右制动力差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表;图8是示出了活塞径与左右制动力差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表;图9是示出了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受到下述的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的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要素、实质相同的要素、所谓同等的范围的要素。此外,可以对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受到所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实施方式)图I是示出了具有制动装置的车辆的大致构成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车辆10具有车身11、左前轮胎12、右前轮胎14、左后轮胎16、右后轮胎18、以及制动装置20。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车辆10除了上述的构成之外,还包括驱动源、动力传送部、操作部、以及座席等车辆所必需的各种构成。车身11是车辆10的壳体,即所谓车体。在车身1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源、动力传送部、操作部、以及座席等。左前轮胎12、右前轮胎14、左后轮胎16、以及右后轮胎18配置在车身11的四方,并且与路面接触。左前轮胎12、右前轮胎14、左后轮胎16、以及右后轮胎18通过驱动源和动力传送部旋转,由此向路面传送驱动力,使车身11相对于路面移动。制动装置20具有由驾驶员操作的制动踏板21、使输入到制动踏板21的踏板踏力增加的制动增力单元(制动助力器)22、将利用所述制动增力单元22增加了的踏板踏力转换成制动液的液压(油压)的主缸23、使从主缸23供应的油压流通的第一油压配管24和第二油压配管26、以及与各轮胎相对应地配置并利用从第一油压配管24和第二油压配管26供应的油压产生制动力的油压制动部28^28^28^28,-此外,第一油压配管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刑部太郎金子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