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模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形成的制品、植入部件、催化剂载体或涡轮转子技术

技术编号:818902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造铸模(70)的方法,特别是该铸模适合于制造在表面上具有多孔质层(94)的多孔质体(90)。该铸模(70)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作为消失模的蜡模(21)的周围形成可燃性粉粒体(32)的层(31)的步骤、在形成了该粉粒体(32)的层(31)的蜡模(21)周围涂覆陶瓷前驱体浆料(52)的膜(51)的步骤、进行加热处理而进行蜡模(21)的脱蜡的步骤、烧结浆料膜(51)而使浆料膜(51)内部的粉粒体(32)燃烧消失并形成壳体(71)的步骤。铸模(70)在壳体(71)的模腔表面(76)上具有多孔质层(74)。(*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用于熔模铸造的铸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催化剂的载体、人工生物体移植用的人工骨或人工牙根(以下,称为植入部件)等上,为了增大表面积,往往在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作为在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的方法,列举有以下方法(1)在金属体(或合金体)表面实施激光加工的方法;(2)如特开平10-155823号公报上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层叠具有多个贯通孔的金属材料的薄板,三维地控制多孔结构中的孔部形状的方法。然而,(1)的制造方法,虽然容易获得只有表面是多孔的、即表面是粗糙的金属体(或合金体),但存在不能获得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的问题。又,熔点高的金属(或合金)的情况下,存在必须有高输出的激光加工机或者激光加工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又,(2)的制造方法,虽然可形成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但存在孔部形状的控制麻烦、制造所需时间很长的问题。因此,希望利用制造比较容易的铸造法获得前述多孔质层。在利用铸造法进行多孔质体的制造时,利用铸模的内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来形成多孔质体的孔。但是,要从铸模取出铸造体,各突起的突端部不得不小于基部。因此,利用铸造获得的多孔质体的孔形状,变成孔底部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模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在壳体的模腔表面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的铸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D,在作为消失模的蜡模的周围形成可燃性粉粒体的层;步骤E,在形成了该粉粒体的层的蜡模周围涂覆陶瓷前驱体浆料的膜;   步骤F,对涂覆了浆料膜的蜡模实施加热处理而进行蜡模的脱蜡;步骤G,烧结浆料膜而使浆料膜内部的粉粒体燃烧消失,并且形成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3-5 058713/2003;JP 2004-1-30 023863/20041.一种铸模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在壳体的模腔表面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的铸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D,在作为消失模的蜡模的周围形成可燃性粉粒体的层;步骤E,在形成了该粉粒体的层的蜡模周围涂覆陶瓷前驱体浆料的膜;步骤F,对涂覆了浆料膜的蜡模实施加热处理而进行蜡模的脱蜡;步骤G,烧结浆料膜而使浆料膜内部的粉粒体燃烧消失,并且形成壳体。2.一种铸模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在壳体的模腔表面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的铸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D2,在用于形成消失模即蜡模的阴模的内表面上形成可燃性粉粒体的层;步骤B,在该阴模内注入蜡材料而形成在周围具有粉粒体的层的蜡模;步骤E,在该蜡模的周围涂覆陶瓷前驱体浆料的膜;步骤F,对涂覆了浆料膜的蜡模实施加热处理而进行蜡模的脱蜡;步骤G,烧结浆料膜而使浆料膜内部的粉粒体燃烧消失,并且形成壳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G中的粉粒体的燃烧消失在浆料膜的烧结处理温度附近进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G中的粉粒体的燃烧消失,在比浆料膜的烧结温度低9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5.一种铸模,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3、4所述的铸模的制造方法形成,在壳体的模腔表面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6.一种铸模,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3、4所述的铸模的制造方法形成,在壳体的模腔表面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质层。7.一种铸造制品的铸造方法,是以利用权利要求1、3、4所述的铸模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筑后一义鹈饲英实村上晃一小川幸七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