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胍类、酯类化合物很多都具有生物活性,胍类化合物研究比较早,也比较广泛。1974年,美国专利(US 3803165 A)报道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带咪唑(胍基)的氨基甲酸酯,该化合物中的胍基是咪唑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年,另一份美国专利(US 3819626A)报道了一种除草活性的取代三唑,同样胍基是三唑环的组成部分;1975年,Beaman,Alden G又发现2-硝基的咪唑氨基甲酸酯有抗菌作用(US 3865823 A),与前面专利不同的是将咪唑氨基单元氧化成硝基,但是仍然可以看成咪唑环上存在胍基。1999年德国专利(DE19981028519)报道了一种作为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氨基1,3,5_三唑-衍生物,胍基结构由三唑环上I,3-两个氮原子和2-氨基上一个氮原子组成,其胍基任然是芳香杂环的组成部分。200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份专利文献(W0 2008037463 A2)报道了部分含胍基化合物能够加强肽和多肽以及核酸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国内对胍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烷基胍的合成与生物活性。上述三大类胍基 ...
【技术保护点】
通式为(Ⅰa)和(Ⅰb)的化合物通式(Ⅰa)或(Ⅰb)中:R为烷基、卤原子、羟基、羧基。FDA0000216955701.jpg,FDA00002169557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敬中,马中华,江洪,严新稳,杨秋红,贺梦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