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682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现有锅体摆动装置通过暴露在空气中的丝杠驱动,容易因润滑油流失而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锅体,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外设有密封壳,其输入轴与驱动机构联动,输出轴上套置有摆杆,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的摆杆驱动锅体摆动。将原有传动机构中的丝杠结构改进为蜗杆减速器,并在蜗杆减速器的密封壳中充满润滑油,既确保蜗杆减速器的传动件始终处于润滑状态,有效避免传动件发生干磨现象,还可防止灰尘或异物附着在传动件表面,使运转的传动件因与异物摩擦而造成损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炒茶设备,具体涉及ー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 置。
技术介绍
加工扁状茶叶时,茶叶被压板和上下移动的锅体压制成型,并被温度较高的锅体烘干,而制成合格的产品。锅体被ー摆动装置驱动,摆动装置位于锅体的下方,包括电机、以及连接电机和锅体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中设有与电机联动的丝杠以及丝杠螺母,电机通过丝杠螺母和丝杠的配合关系改变电动机的驱动行程,将电机快速旋转且力小的旋转驱动力变成丝杠螺母移动较慢且カ大的线性驱动力,利用丝杠螺母推动ー垂直连接在传动杆上的推杆,使得转动连接在底架上的传动杆旋转,再通过传动杆ー侧的扇形齿驱动一与锅体固接的齿条,并最終驱动锅体上下移动,在此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1、丝杠与丝杠螺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且其表面附着有润滑油,使得其表面容易粘贴灰尘和异物,在运行吋,容易造成丝杠和丝杠螺母的磨损;2、丝杠转动时会与丝杠螺母摩擦发热,使得润滑油因温度升高、降低粘性而从丝杠上滴落,且丝杠位于锅体下方,使用者不易察觉,长此以往,造成丝杠与丝杠螺母间干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传动机构磨损的带蜗杆減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进ー步提供一种使传动机构始終处于润滑状态的锅体摆动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联动的传动机构以及锅体,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蜗杆减速器,所述蜗杆減速器外设有密封壳,其输入轴与驱动机构联动,输出轴上套置有摆杆,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的摆杆驱动锅体摆动。将原有传动机构中的丝杠结构改进为蜗杆減速器,并在蜗杆减速器的密封壳中充满润滑油,既确保蜗杆减速器的传动件始終处于润滑状态,有效避免传动件发生干磨现象,还可防止灰尘或异物附着在传动件表面,使运转的传动件因与异物摩擦而造成损害;利用蜗杆减速器调节按比例降低转速的特点,有效的将电机快速且カ小的旋转驱动カ转换成输出轴慢速且カ大的旋转驱动力,并通过摆杆转换成具有线性行程的摆动力,并以此驱动锅体运动;密封壳能确保其内的润滑油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流失,有效降低了因操作者检查不及时而导致传动件干磨并损坏的可能性。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蜗杆減速器的输入轴一侧设有一与所述电机匹配的连接罩,所述连接罩通过设于其四周的连接孔与电机连接,并形成一包裹所述输入轴和电机轴的腔体,所述输入轴套置在电机轴上,并通过一键结构联动。电机节能环保且运动精确,既确保锅体的移动精确度,还有效降低能耗;电机通过连接罩固接在蜗杆减速器上,确保两者传动时的稳定性,并通过键结构连接的电机轴和输入轴实现同步转动,还起到防止异物跌入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摆杆呈L形,其长臂的端部套置在输出轴上,其短臂侧壁设有限位环槽。长臂与输出轴呈垂直布置,摆杆随着输出轴的转动而摆动,利用摆杆长臂的距离确保摆杆具有线性运动行程,所述短臂与所述输出轴平行布置,以配合短臂顺利推动与长臂错位分布的推杆;限位环槽有助于提高短臂与推杆间的配合精度。作为优选,所述蜗杆減速器的密封壳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摆杆配合且控制电机电路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位置与所述锅体安全摆动范围对应的摆杆摆幅相匹配。锅体的安全摆动范围指锅体未启动时的低位初始位置与预设的锅体高位安全位置之间,锅体处于初始位置和安全位置时摆杆所处位置分别于两个感应器对应,当感应器感应到摆杆运动至其感应区域时,将限制电机转动,确保炒茶机使用安全。作为优选,所述蜗杆減速器的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垂直布置,所述蜗杆減速器背向输入轴ー侧设有手动轴。当电机出现故障时,操作者可以通过转动手动轴实现输出轴转动, 并将移动锅体至合适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底架上可转动地设有一端部带扇齿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一垂直设置的推杆搭接在所述摆杆的限位环槽中,所述扇齿与一端部带复位弹簧的齿条啮合,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锅体固接。通过此结构实现摆杆与锅体间的联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暴露在空气中的丝杠结构改进为具有密封壳的蜗杆減速器,密封壳能有效确保其内的润滑油不会流失,并使得传动部件在工作时始终处于润滑状态,不会发生干磨的现象,降低了因操作者检查不及时而导致传动件干磨并损坏的可能性,还有效防止传动部件因附着灰尘和异物而造成磨损,有效减小检修频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蜗杆减速器和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罩结构不意图;图中1、底架,2、传动机构,3、锅体,4、蜗杆减速器,5、输入轴,6、输出轴,7、摆杆,8、电机,9、限位环槽,10、感应器,11、手动轴,12、扇齿,13、传动杆,14、推杆,15、复位弹簧,16、齿条,17、连接罩,18、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包括底架I、安装在底架I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联动的传动机构2以及锅体3,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一蜗杆减速器4,所述蜗杆减速器4外设有密封壳,其输入轴5与驱动机构联动,输出轴6上套置有摆杆7,所述传动机构2通过的摆杆7驱动锅体3摆动;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8,所述蜗杆減速器4的输入轴5 —侧设有一与所述电机8匹配的连接罩17 (如图2所不),所述连接罩17通过设于其四周的连接孔18与电机8连接(如图4所示),并形成一包裹所述输入轴5和电机8轴的腔体,所述输入轴5套置在电机8轴上,并通过ー键结构联动;所述摆杆7呈L形,其长臂的端部套置在输出轴6上,其短臂侧壁设有限位环槽9 ;所述蜗杆減速器4的密封壳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摆杆7配合且控制电机8电路的感应器10,所述感应器10的位置与所述锅体3安全摆动范围对应的摆杆7摆幅相匹配;所述蜗杆減速器4的的输入轴5与输出轴6垂直布置,所述蜗杆减速器4背向输入轴5 —侧设有手动轴11 ;所述底架I上可转动地设有一端部带扇齿12的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通过ー垂直设置的推杆14搭接在所述摆杆7的限位环槽9中(如图3所示),所述扇齿12与一端部带复位弹簧15的齿条16啮合,所述复位弹簧15—端与锅体3固接。在实际操作中,连接罩17上的轮廓与电机8轴所在侧壁的轮廓相匹配,使中部的腔体密封,确保高速转动的电机8轴与外界隔离,确保生产安全。在实际操作中,驱动机构为电机8,优选为步进电机8,有效提高锅体3上下移动的 精确度,但不仅限于电机8,驱动机构也可以为气缸、油缸等,能起到驱动锅体3上下移动的目的驱动机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传动杆13通过带有轴承的座体连接在底架I上,既保证旋转顺畅,还确保其端部的扇齿12与齿条16间紧密啮合。在实际操作中,感应器10的位置可以根据锅体3预设的移动范围不同而变化,从而使得锅体3在不同设置下正常运作。机器在运转时,发生控制故障导致电机8持续同向转动时,摆杆7会向ー个方向持续摆动,当感应器10感应到摆杆7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机8电源,从而确保锅体3与压板在安全压カ下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电机8通过紧固件连接在连接罩17上。权利要求1.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包括底架(I)、安装在底架(I)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蜗杆减速器的炒茶机锅体摆动装置,包括底架(1)、安装在底架(1)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联动的传动机构(2)以及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一蜗杆减速器(4),所述蜗杆减速器(4)外设有密封壳,其输入轴(5)与驱动机构联动,输出轴(6)上套置有摆杆(7),所述传动机构(2)通过的摆杆(7)驱动锅体(3)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求绍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