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输送装置。现有茶叶输送装置不能实现精细化传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装有至少一组皮带组,所述的皮带组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上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上横轴,所述下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下横轴,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上横轴和下横轴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上横轴或下横轴上装有一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同向且部分重叠放置的上下皮带,完成对茶叶的转运,并利用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联动,实现上皮带与下皮带间的差速运动,依靠上下层皮带的速度差实现单位面积皮带上茶叶在密集和松散状态间相互转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炒茶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精细化输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人文底蕴深受人们喜爱,要制得好的茶叶,除了要有好的原料外,炒制技术也是关键环节。随着工业现代化,炒茶领域也出现了全自动炒茶机,工业自动化的提升使茶叶产量大幅提升,但茶叶品质缺参差不起,归根原因是在炒茶自动化作业中,对温度、湿度、时间作出了标准化的控制,但由于现有茶叶输送机构采用单一皮带输送,皮带单位面积上的茶叶过多,在满足茶叶输送量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对茶叶的精细化输送控制,造成茶叶炒制的各个环节重量控制偏差较大,从而影响茶叶炒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茶叶输送精细化控制的茶叶输送装置。本使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装有至少一组皮带组,所述的皮带组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上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上横轴,所述下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下横轴,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上横轴和下横轴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上横轴或下横轴上装有一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同向且部分重叠放置的上下皮带,完成对茶叶的转运,并利用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联动,实现上皮带与下皮带间的差速运动,依靠上下层皮带的速度差实现单位面积皮带上茶叶在密集和松散状态间相互转变。作为优选,电机为无级变速电机,利用无级变速电机速度可调的特点,实现根据茶叶量需求调节运送量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组包括一大齿轮、一小齿轮和连接前述两齿轮的皮带,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择一套置于上横轴和下横轴上,所述上横轴、下横轴、小齿轮和大齿轮上分别设有螺孔。利用螺钉插置于螺孔中,使横轴和齿轮同步转动,同时也方便快速更换不同传动比的大小齿轮组,实现上下皮带间不同的速度差。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层皮带工作端设有一带分叉的拨茶杆,对上层皮带表面堆积过厚的茶叶做初步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带有逐级速度差的多层皮带对茶叶的转运, 完成对皮带单位面积上茶叶数量的精细化控制,满足炒制茶叶的各个环节对茶叶数量控制的要求,从而通过工业自动化炒制出品质稳定且优良的茶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齿轮和横轴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上皮带,3、上横轴,4、小齿轮,5、皮带,6、电机,7、螺孔,8、下皮带,9、拨茶杆,10、下横轴,11、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的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包括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上装有至少一组皮带组,所述的皮带组包括上皮带2和下皮带8,所述上皮带2两端分别设有一上横轴 3,所述下皮带8两端分别设有一下横轴10,所述上皮带2和下皮带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上横轴3和下横轴10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上横轴3或下横轴10 上装有一电机6,所述上皮带2和下皮带8间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实现上皮带 2和下皮带8的差速运动,依靠上皮带2和下皮带8的速度差实现单位面积皮带上的茶叶密集和松散状态间的相互转变;电机6为无级变速电机,利用无级变速电机速度可调的特点, 实现根据茶叶量需求调节运送量的目的;所述齿轮组包括一大齿轮11、一小齿轮4和连接前述两齿轮的皮带5,所述大齿轮11和小齿轮4分别择一套置于上横轴3和下横轴10上, 所述上横轴3、下横轴10、小齿轮4和大齿轮11上分别设有螺孔7,利用螺钉插置于螺,7 中,使横轴和齿轮同步转动,同时也方便快速更换不同传动比的大小齿轮组,实现上下皮带间不同的速度差;所述的上皮带2工作端设有一带分叉的拨茶杆9,对上层皮带5表面堆积过厚的茶叶做初步拨分。在具体实施中,通过齿轮联动的上皮带2和下皮带8间的速度比为1:4时,则上皮带2与下皮带8的速度比为1:4,由于上皮带2运动一个单位长度时,下皮带8可以移动四个单位长度,所以当上皮带2 —个单位长度内4份的茶叶量落到下皮带8上时,下皮带8 上一个单位长度上的茶叶量仅为I份,实现了对茶叶的精细化控制,例如当上皮带2的最小运动精度为一个长度单位,而一个长度单位上有茶叶20克,当下道工序所需茶叶量为15 克时,传统的茶叶输送装置只能输送20克或其整数倍量的茶叶,并不能满足下道工序对茶叶量得需求,而采用此技术后,一个单位长度上20克的茶叶被分散分布在了四个单位长度上,可以满足对茶叶重量5克或其整数倍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下道工序15克茶叶量得需求,配合精确的温度、时间控制,可以炒制出品质优良的茶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调整齿轮传动比,从而满足各道工序对茶叶量的不同要求,例如将上皮带2和下皮带8间的速度比为调整为5:1,则上皮带2与下皮带8的速度比为5: 1,使上皮带2与下皮带8单位长度上的茶叶量比为1:5,茶叶分布由分散变成密集。在具体操作中,本技术用于茶叶摊青机的供料,可以将茶叶均匀、分散的输送至茶叶摊青机的输送带上,完成茶叶的预烘干作业。在具体操作中,本技术用于为全自动炒茶机供料,由于全自动炒茶机采用标准化工业流程,对温度、时间、湿度等条件做了精确限定,所以对每次炒制的茶叶量也有较高要求,利用本技术的精细化供料,并通过承重装置的精确称量,为全自动炒茶机提供重量精确的茶叶。在具体操作中,通过调节无极变速电机来实现对茶叶输送总量的控制。在具体操作中,用于上皮带2和下皮带8间联动的传动结构可以是链齿结构,也可以是皮带轮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包括支架(I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上装有至少一组皮带组,所述的皮带组包括上皮带(2)和下皮带(8),所述上皮带(2)两端分别设有一上横轴(3),所述下皮带(8)两端分别设有一下横轴(10),所述上皮带(2)和下皮带(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上横轴(3)和下横轴(10)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上横轴 (3 )或下横轴(10 )上装有一电机(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为无级变速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一大齿轮 (11)、一小齿轮(4)和连接前述两齿轮的皮带(5),所述大齿轮(11)和小齿轮(4)分别择一套置于上横轴(3)和下横轴(10)上,所述上横轴(3)、下横轴(10)、小齿轮(4)和大齿轮(11)上分别设有螺孔(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皮带(2)工作端设有一带分叉的拨茶杆(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输送装置。现有茶叶输送装置不能实现精细化传送。本技术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装有至少一组皮带组,所述的皮带组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上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上横轴,所述下皮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下横轴,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上横轴和下横轴通过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组联动,上横轴或下横轴上装有一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同向且部分重叠放置的上下皮带,完成对茶叶的转运,并利用可调节传动比的齿轮联动,实现上皮带与下皮带间的差速运动,依靠上下层皮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求绍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