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4412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教具,特别是蜗轮蜗杆教具。一种蜗轮蜗杆教具,包括基座(1)、轴承座、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和螺钉(6),所述轴承座上部设有蜗杆(2),底部为可拆分连接,可更换单线蜗杆或双线蜗杆;支柱(3)为“L”型,其上设有蜗轮轴(5),蜗轮(4)套制在蜗轮轴(5)上且与蜗杆(2)啮合;蜗轮轴(5)的另一端穿设有螺钉(6),可以通过螺钉(6)旋转观察蜗轮蜗杆的转动方向及其自锁特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了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各种不同牙型、线数的特点;蜗轮蜗杆的传动原理和啮合特性,轴承座采用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更换单线蜗杆和多线蜗杆,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多线蜗杆传动效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轮蜗杆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仪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蜗轮蜗杆教具。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意义日益凸显,然而,学生们对机械原理方面知识仅靠书本上的讲解却不甚了解,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蜗轮蜗杆传动的教学是机械原理课堂中的难点,以前蜗轮蜗杆传动的课堂教具采用的是静止的蜗轮和蜗杆,学生理解和掌握此类课程相关知识完全靠想象,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能使蜗轮和蜗杆产生运动的教具,例如“201420404531.2,一种教具”,“201520881307.7,机械机构演示用的教具”,但都是将蜗轮蜗杆传动作为连接其他传动的一部分,无法对蜗轮蜗杆传动的自锁性能及蜗杆的类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蜗轮蜗杆初级教学,能形象直观的演示蜗轮蜗杆传动问题及自锁性的蜗轮蜗杆教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蜗杆教具,包括基座1、轴承座、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和螺钉6,所述基座1前后边缘分别设置有椭圆形的提手孔11,这样有利于用手提住教具,避免因为没有很好的着力导致滑落。所述轴承座分为右轴承座7和左轴承座8,右轴承座7上部中间设有盲孔,左轴承座8与右轴承座7高度相同的部位设有通孔,蜗杆2一端固定在盲孔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安装有手柄9,摇动手柄9即可转动蜗杆2。轴承座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母10与基座1可拆分连接,可更换单线蜗杆或双线蜗杆。支柱3为“L”型,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上端与蜗杆2垂直方向设置有蜗轮轴孔,且轴心线平行于基座1,蜗轮轴5一端穿过蜗轮轴孔后,将蜗轮4套制在上面,且蜗轮4与蜗杆2啮合,之后固定好位置。蜗轮轴5的另一端穿设有螺钉6,可以通过螺钉6的旋转观察蜗轮蜗杆的转动方向,也可以通过旋转螺钉6观察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所述支柱3内部为镂空设计,这样可以实现轻量化处理,能让该机构在教学中更好的实用。为了减轻重量,所述蜗轮4上设有沉孔。所述蜗轮轴5上设置有轴承,能使蜗轮在传动中更省力。有益效果:①本技术包括了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各种不同牙型、线数的特点;蜗轮蜗杆的传动原理和啮合特性,在蜗轮轴5和蜗轮轴孔之间装上了轴承,也可对轴承进行简单介绍。②本技术教具的轴承座采用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更换单线蜗杆和多线蜗杆,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多线蜗杆传动效率较高的特点。③在蜗轮轴5的另一端穿设有螺钉6,可以观察通过转动螺钉的情况了解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功能的情况。④本技术还在机构上做了轻量化处理,采用了许多镂空设计和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大大减少了教师和学生在演示和实验过程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座1,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螺钉6,右轴承座7,左轴承座8,手柄9,螺母10,提手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蜗轮蜗杆教具,包括基座1、轴承座、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和螺钉6,所述基座1前后边缘分别设置有椭圆形的提手孔11。所述轴承座分为右轴承座7和左轴承座8,右轴承座7上部中间设有盲孔,左轴承座8与右轴承座7高度相同的部位设有通孔,蜗杆2一端固定在盲孔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安装有手柄9,摇动手柄9即可转动蜗杆2。轴承座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母10与基座1可拆分连接,可更换单线蜗杆或双线蜗杆。支柱3为“L”型,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上端与蜗杆2垂直方向设置有蜗轮轴孔,且轴心线平行于基座1,蜗轮轴5一端穿过蜗轮轴孔后,将蜗轮4套制在上面,且蜗轮4与蜗杆2啮合,之后固定好位置。蜗轮轴5的另一端穿设有螺钉6,可以通过螺钉6的旋转观察蜗轮蜗杆的转动方向,也可以通过旋转螺钉6观察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所述支柱3内部为镂空设计,这样可以实现轻量化处理,能让该机构在教学中更好的实用。实施例2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所述蜗轮4上设有沉孔。所述蜗轮轴5上设置有轴承,能使蜗轮在传动中更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蜗轮蜗杆教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蜗杆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轴承座、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和螺钉(6),所述基座(1)前后边缘分别设置有椭圆形的提手孔(11),所述轴承座分为右轴承座(7)和左轴承座(8),右轴承座(7)上部中间设有盲孔,左轴承座(8)与右轴承座(7)高度相同的部位设有通孔,蜗杆(2)一端固定在盲孔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安装有手柄(9),摇动手柄(9)即可转动蜗杆(2);轴承座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母(10)与基座(1)可拆分连接,可更换单线蜗杆或双线蜗杆;支柱(3)为“L”型,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上端与蜗杆(2)垂直方向设置有蜗轮轴孔,且轴心线平行于基座(1),蜗轮轴(5)一端穿过蜗轮轴孔后,将蜗轮(4)套制在上面,且蜗轮(4)与蜗杆(2)啮合,之后固定好位置;蜗轮轴(5)的另一端穿设有螺钉(6),可以通过螺钉(6)的旋转观察蜗轮蜗杆的转动方向,也可以通过旋转螺钉(6)观察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蜗杆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轴承座、蜗杆(2)、支柱(3)、蜗轮(4)、蜗轮轴(5)和螺钉(6),所述基座(1)前后边缘分别设置有椭圆形的提手孔(11),所述轴承座分为右轴承座(7)和左轴承座(8),右轴承座(7)上部中间设有盲孔,左轴承座(8)与右轴承座(7)高度相同的部位设有通孔,蜗杆(2)一端固定在盲孔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安装有手柄(9),摇动手柄(9)即可转动蜗杆(2);轴承座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母(10)与基座(1)可拆分连接,可更换单线蜗杆或双线蜗杆;支柱(3)为“L”型,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上端与蜗杆(2)垂直方向设置有蜗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青杨柏兴宋远生段光喜妥自文白俊李晓龙许应海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技师学院张彦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