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以及制造该车辆座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547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车辆座椅(10),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背部倚靠支撑物(25),所述背部倚靠支撑物包括头部倚靠装置(20)。头部倚靠装置(20)包括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所述头部缓冲垫沿着Z轴线(Z)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位的。头部倚靠装置(20)还包括乘客保护部件(21),所述乘客保护部件适于在碰撞期间保护乘客不受伤。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相对于乘客保护部件(21)可移位地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在车辆中的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都提供了舒适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以及制造该车辆座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该座椅具有带有可移位头部缓冲垫的头部倚靠装置(restarrangement)。所述车辆座椅包括乘客保护构件以在例如碰撞期间保护乘客。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用于制造所述车辆座椅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车辆碰撞时,例如汽车同另一辆汽车相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力可能具有可怕的后果,使得乘客受伤。一个普通的场景是,当后面的乘客坐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中时,由于在例如碰撞期间车辆的快速减速(retardation),后排乘客被扔进车辆的前排座椅中。因为乘客具有大量惯性,以与所述车辆在快速减速前相同的速度行进,解开搭扣的乘客可能直接飞入车辆中的前排座椅的后侧。在碰撞期间的其它普通伤害是脖子受伤,有时候涉及如突然的快速受伤。当设计和发展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部倚靠装置时,需要专注于这些潜在的致命交通伤害。当沃尔沃早在1968年在他们的车辆座椅上引入头部倚靠装置时,沃尔沃就朝向减小碰撞期间的这种事故的影响迈进。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部倚靠装置一般是厚的,这归因于调节机构所要求的部件,并且头部倚靠装置可能在驾驶员驾驶车辆时潜在地妨碍驾驶员。当这个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时的一个交通情形是当车辆(例如汽车)的驾驶员将要超过其他汽车时。在切换车道前,驾驶员需要在安全地转换车道之前从后视镜、侧视镜观察,并且随后转动他的或者她的头部来检查侧视镜的盲点。但是,可调节头部倚靠装置可能阻挡驾驶员的盲点的观察。因此还需要具有薄的(或者纤细的)可调节头部倚靠装置的车辆座椅。在美国专利NO.2006/0226689A1的专利公开中,披露了一种可调节头部倚靠装置。头部倚靠装置的角度位置可以使用包括插入保持接纳装置的两个保持支架的机构进行调节。所述保持接纳装置形成于可旋转本体中,因此能够实现有角度的定位。所述头部倚靠装置具有可调节的缓冲垫本体,该缓冲垫本体沿着Z轴线定位,即在相对于车辆的竖直方向上定位,该缓冲垫本体可以通过利用电机使缓冲垫本体沿着所述两个保持支架滑动来调节。所述电机设置在可滑动缓冲垫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辆座椅,其具有头部倚靠装置、或者至少有用的可替代品。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包括头部倚靠装置的车辆座椅,该头部倚靠装置可以在为车辆中的乘客提供安全的同时提供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提供包括后背倚靠支撑物的车辆座椅来实现,该后背倚靠支撑物包括头部倚靠装置。所述头部倚靠装置包括可移位头部缓冲垫,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沿着Z轴线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位的。所述头部倚靠装置包括乘客保护部件,该乘客保护部件适于以在碰撞期间保护乘客不受伤,并且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相对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可移位地布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包括头部倚靠装置的后背倚靠支撑物的车辆座椅,该头部倚靠装置是舒适的,同时还在例如碰撞期间为车辆中的前排和后排的乘客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如果车辆是汽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有利地用作前排车辆座椅,因为对于前排车辆座椅的安全要求趋于更严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倚靠装置适于枢转地布置至所述车辆座椅的后背倚靠支撑物。这样,所述头部缓冲垫和所述乘客保护部件都可以相对于车辆座椅的后背倚靠支撑物枢转。这能够使所述头部倚靠装置的头部缓冲垫在多种变化的不同位置处定位,从而在车辆使用期间为不同的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缓冲垫可移位地布置至乘客保护部件内部的移位部分。所述移位部分适配成使得所述头部缓冲垫能够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例如通过提供连续移位部分或者梯级移位部分。连续移位部分的实施方式使得所述头部缓冲垫能够以连续的方式移位,而梯级移位部分使得所述头部缓冲垫能够在预定的位置之间梯级式地移位。通过非限制性实例,滑动部分可以由第一和第二保持支架或者第一和第二管部件提供,沿着该滑动部件所述头部缓冲垫可以可滑动地连接。并且,仅仅使用一个保持支架或者管部件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倚靠装置枢转地布置于枢转轴线处。所述乘客保护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枢转轴线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的移位部分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清楚地与所述移位部分分离。所述移位部分和支撑部分可以由支撑结构提供,该支撑结构为每个部分提供结构完整性。通过非限制性的实例,所述支撑结构可以包括保持支架、金属管、金属杆(固体的或者中空的)等。乘客保护部件可以通过将成形模制材料例如附接至所述支撑结构来布置至所述支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移位部分是滑动部分,并且所述头部缓冲垫适于在所述滑动部分上滑动以实现所述头部缓冲垫的移位。所述头部缓冲垫当然包括至少一个附接构件、或者附接装置,以提供与所述滑动部分的可滑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至少一个止挡凸缘、或者止挡构件分开。至少一个止挡凸缘、或者止挡构件防止所述头部缓冲垫移位至所述第二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部分提供所述止挡凸缘。可选择地,止挡凸缘、或者止挡元件可以由分离部件提供,所述分离部件附接至所述移位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或者在具有支撑结构的情况下,附接至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移位部分或第二部分。为了使所述头部缓冲垫能够自动移位,或者在代表预编程的或预定的位置的信号上或者在手动开始的信号上,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适用于作为具有用于将所述头部缓冲垫移位的装置的部分,例如,所述装置为包括电机的电机承载部分。所述电机承载部分布置在所述头部倚靠装置的枢转轴线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的移位部分之间。这提供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开的移位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承载用于使所述头部缓冲垫移位的装置,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是电机承载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缓冲垫相对于所述电机承载部分的电机可移位。更特别地,所述车辆座椅的头部倚靠装置提供薄的外观,这种薄外观将减小例如当车辆驾驶员越过他的或她的肩膀查看的死角时对驾驶员的阻挡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乘客保护部件是保护壳体的形式。所述保护壳体可以使用热塑性聚合物由成形模制部件或者喷射模制部件制成,所述热塑性聚合物例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亚安酯等或者它们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护壳体基本地包围所述头部倚靠装置的所述移位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保护壳体至少覆盖所述支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缓冲垫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所述头部缓冲垫的第一侧适于接收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所述头部缓冲垫的第二侧面面向所述保护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护壳体可以由多个部件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保护构件。所述第一保护构件远离所述头部缓冲垫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保护构件面向所述头部缓冲垫设置并且在所述头部缓冲垫附近,或者有利地,直接地邻接于所述头部缓冲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头部倚靠装置枢转地布置于车辆座椅的背部倚靠装置,以使得所述头部倚靠装置能够沿着X轴线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所述X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Z轴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防止所述头部倚靠装置的保护部件沿着所述Z轴线并且相对于所述车辆座椅的背部倚靠支撑物移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具有可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座椅以及制造该车辆座椅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10),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具有头部倚靠装置(20)的背部倚靠支撑物(25),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包括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能沿着Z轴线(Z)在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包括乘客保护部件(21),所述乘客保护部件适于在碰撞期间保护乘客不受伤,并且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相对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能移位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01 EP 11172386.21.一种车辆座椅(10),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具有头部倚靠装置(20)的背部倚靠支撑物(25),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包括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能沿着Z轴线(Z)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包括乘客保护部件(21),所述乘客保护部件适于在碰撞期间保护位于所述车辆座椅(10)后面的乘客不受伤,并且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相对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能移位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适于枢转地布置于所述车辆座椅(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能移位地布置于支撑结构(40),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在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内部的移位部分(41),所述移位部分(41)适于使得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可调节的所述头部倚靠装置(20)枢转地布置在枢转轴线(P)处,并且其中,所述支撑结构(40)还包括第二部分(60),所述第二部分(60)布置在所述枢转轴线(P)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的所述移位部分(4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移位部分(41)是滑动部分(42),所述滑动部分(42)和所述第二部分(60)通过至少一个止挡构件分开,所述至少一个止挡构件防止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移位至所述第二部分(6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移位部分(41)是滑动部分(42),并且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适于在所述滑动部分(42)上滑动以实现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的所述移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第二部分(60)是电机承载部分,所述电机承载部分布置在所述枢转轴线(P)与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的所述移位部分(41)之间,并且适于承载用于实现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的自动移位的电机(7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电机承载部分包括用以实现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的自动移位的电机(70)。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乘客保护部件(21)为保护壳体(80)的形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保护壳体(80)适于基本上包围所述移位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6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中,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22)的所述第一侧适于接纳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0)上的乘客的头部,并且所述可移位头部缓冲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斯·贝尔彼得·塞特透贝格韦罗尼卡·古斯塔夫松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沃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