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剑泽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2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弹簧成型机。它包括送线机构、切刀机构、外径控制机构以及螺距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突出的效果是:采用一个凸轮来控制两个控制杆A和B,通过合理设计凸轮的曲线,就可以使两个线规滑动刀架C、D在控制杆A、B的控制下按一定规律开合,从而实现对弹簧外径的控制,安装凸轮的轴是由伺服马达带动,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伺服马达,在计算机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就能精确地生产出相应尺寸的弹簧。操作简单,普通员工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上岗操作,而且调整精度极高,避免了废品的产生,具体体现在效率高、品质高、损耗低,安全环保。(*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设备
,特指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弹簧成型机
技术介绍
弹簧是最基本的机械零件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其生产效率,许多工厂都使用电脑控制的自动成型机来生产加工这种产品。弹簧成型机大都包含了送线、切刀、外径控制以及螺距控制这几个机构。其中,外径控制机构一般由两个线规和控制凸轮组成,通过合理的设计凸轮曲线来控制两个线规的开合,进而控制弹簧的外径。从目前的弹簧成型机来看,其外径控制机构皆存在结构复杂、空间体积大、操作分散、且要利用两个控制凸轮组合和缩放比例尺来调整,调整较为困难且调整精度不易保证,只有多年经验的师傅才能操作,拆装机器零件麻烦且容易被油污弄脏,普通员工也不易操作。特别是对复杂弹簧来说,调整周期较长,调整精度低,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不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弹簧成型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送线机构、切刀机构、外径控制机构以及螺距控制机构,外径控制机构由凸轮、控制连杆A和B、滑动刀架座和组成,凸轮安装在外径轴上;滑动刀架座C和D成一定角度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成型机,包括:送线机构、切刀机构、外径控制机构以及螺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径控制机构由凸轮(35)、控制连杆(33)和(34)、滑动刀架座(31)和(32)组成,凸轮(35)安装在外径轴(11)上;滑动刀架座(31)和(32)成一定角度固定于基体(01)上,滑动刀架座(31)中部设置有一活塞(311),一端安装有一线规滑动刀架(312),滑动刀架座(32)中部设置有一控制杆调节装置(321),一端安装有一线规滑动刀架(322),两个滑动刀架座(31)和(32)通过肋板(10)连接;控制杆连(33)中部开有通孔(331),并通过通孔(331)活动固定于基体(01)上,控制连杆(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成型机,包括送线机构、切刀机构、外径控制机构以及螺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径控制机构由凸轮(35)、控制连杆(33)和(34)、滑动刀架座(31)和(32)组成,凸轮(35)安装在外径轴(11)上;滑动刀架座(31)和(32)成一定角度固定于基体(01)上,滑动刀架座(31)中部设置有一活塞(311),一端安装有一线规滑动刀架(312),滑动刀架座(32)中部设置有一控制杆调节装置(321),一端安装有一线规滑动刀架(322),两个滑动刀架座(31)和(32)通过肋板(10)连接;控制杆连(33)中部开有通孔(331),并通过通孔(331)活动固定于基体(01)上,控制连杆(33)一端与凸轮(35)接触,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滑动刀架座(31)上并与活塞(311)接触;控制连杆(34)一端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泽
申请(专利权)人:陈剑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