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剑泽专利>正文

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2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结构改良。它采用了螺距凸轮、摇臂、杠杆、螺距推杆组成,螺距凸轮安装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上的滚轮相接触,摇臂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上端,杠杆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与螺距推杆下端则卡顶在螺距推杆上的弹簧成型机的螺距控制机构,实现了单凸轮控制,使机构更简单,既节约了成本,又使运行更加平稳,且不会出现移动和偏差,无须时常进行检测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弹簧作为最基本的机械零件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正缘于此,人们对于生产弹簧用的弹簧成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其生产效率而对弹簧成型机作了各种改良的尝试,包括在对其送线机构、切刀机构、外径控制机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弹簧成型机的螺距控制机构上,却长时间得不到较大的突破,传统的弹簧成型机的螺距控制机构采用两个凸轮组合控制上、下切刀轴,存在着运行不够平稳经常出现移动和偏差因此在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时常进行检测和调整,造成前后产品的不一致,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还会造成较多次品的产生,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改进现有的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精度高的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结构改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包括螺距凸轮、摇臂、杠杆、螺距推杆。螺距凸轮安装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上的滚轮相接触,摇臂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上端,杠杆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卡顶在螺距推杆上。上面所述的螺距推杆呈“Y”字型,并在其各端配置有直线轴承。上面所述的螺距距凸轮安装在上切刀轴上。上面所述的螺距距凸轮安装在下切刀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螺距凸轮、摇臂、杠杆、螺距推杆组成,螺距凸轮安装固定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上的滚轮相接触,摇臂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上端,杠杆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卡顶在螺距推杆上的弹簧成型机的螺距控制机构,实现了单凸轮控制,使机构更简单,既节约了成本,又使运行更加平稳,且不会出现移动和偏差,无须时常进行检测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螺距凸轮1、摇臂2、杠杆3、螺距推杆4。螺距凸轮1安装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2上的滚轮5相接触,摇臂2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3的上端,杠杆3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卡顶在螺距推杆4上。上面所述的螺距推杆4呈“Y”字型,并在其各端配置有直线轴承6。上面所述的螺距距凸轮1可以安装在上切刀轴上,此时用于控制反旋弹簧螺距。上面所述的螺距距1凸轮也可以安装在下切刀轴上,此时用于控制正旋弹簧螺距。当螺距凸轮1安装在上切刀轴时,伺服马达驱动切刀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上的螺距凸轮1转动,螺距凸轮1通过与安装在摇臂2上的滚轮5接触作用于摇臂2,摇臂2又通过控制与螺距推杆4卡顶的杠杆3从而控制螺距推杆4使之推出相应的行程最终实现了对螺距的控制。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改良结构,它包括:螺距凸轮、摇臂、杠杆、螺距推杆,其特征在于:螺距凸轮安装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上的滚轮相接触,摇臂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上端,杠杆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卡顶在固定有上、下切刀轴的螺距推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成型机螺距控制机构的改良结构,它包括螺距凸轮、摇臂、杠杆、螺距推杆,其特征在于螺距凸轮安装在切刀轴上并与安装在摇臂上的滚轮相接触,摇臂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上端,杠杆的支点活动固定在机体上,下端则卡顶在固定有上、下切刀轴的螺距推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成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泽
申请(专利权)人:陈剑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