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514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它属于汽车座椅中的一个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钢球,下滑轨和上滑轨以相对称的结构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至少为一组大钢球和一组小钢球,该大钢球和小钢球成对设置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所述的小钢球位于上滑轨的顶部外侧与下滑轨的上圆弧拐角之间,大钢球位于下滑轨的下圆弧拐角处,且小钢球与上滑轨通过圆弧接触,大钢球与上滑轨通过斜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大钢球和小钢球与上滑轨的接触结构使制造工艺性更好,更易保证精度;同时,用其做成的汽车座椅,使用效果好,整体强度高,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它属于汽车座椅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滑道因需要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从截面上分有C型、T型、M型等滑道;在M型滑道的结构中,大钢球和小钢球与上滑轨的接触都是通过圆弧接触,其缺点是圆弧面轨型截面形状复杂,冲压成型工艺性差,尺寸和精度不易保证,因而滑道滑动的性能也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的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钢球,下滑轨和上滑轨以相对称的结构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至少为一组大钢球和一组小钢球,该大钢球和小钢球成对设置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小钢球位于上滑轨的顶部外侧与下滑轨的上圆弧拐角之间,大钢球位于下滑轨的下圆弧拐角处,且小钢球与上滑轨通过圆弧接触,大钢球与上滑轨通过斜面接触。使得本技术的制造工艺性更好,易保证精度;在此不能使用圆柱形滚动体,只能安装成对的大钢球和小钢球,因为圆柱形滚动体与滑轨的接触是线接触,而钢球为点接触,使用钢球滚动,滑道的滑动性能更好;同时,圆柱形滚动体相对来说对滑轨的截面尺寸要求更高,滑轨的制造工艺相应更复杂,滑道滑动的松紧程度不易控制,而使用钢球的滑道对滑轨的截面允许误差稍大,制造相应简单,且滑道滑动力受滑轨截面大小的影响较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滑道截面采用适宜于内置电动丝杆的改进型即M型轨,大钢球和小钢球与上滑轨的接触结构使制造工艺性更好,更易保证精度;同时,用其做成的汽车座椅,使用效果好,整体强度高,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I,本技术包括下滑轨I、上滑轨2、大钢球31和小钢球32。本技术的下滑轨I和上滑轨2以相对称的结构平行设置,钢球至少为一组大钢球31和一组小钢球32,该大钢球31和小钢球32成对设置在上滑轨2与下滑轨I之间,小钢球32位于上滑轨2的顶部外侧21与下滑轨I的上圆弧拐角11之间,大钢球31位于下滑轨I的下圆弧拐角12处,且小钢球32与上滑轨2通过圆弧22接触,大钢球31与上滑轨2通过斜面23接触。使用时,只要将本技术与汽车座椅中的其它零部件连接即可组成完整的汽车座椅。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 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钢球,下滑轨和上滑轨以相对称的结构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至少为一组大钢球和一组小钢球,该大钢球和小钢球成对设置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所述的小钢球位于上滑轨的顶部外侧与下滑轨的上圆弧拐角之间,大钢球位于下滑轨的下圆弧拐角处,且小钢球与上滑轨通过圆弧接触,大钢球与上滑轨通过斜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钢球,下滑轨和上滑轨以相对称的结构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至少为一组大钢球和一组小钢球,该大钢球和小钢球成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