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524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通过拆分剂左旋酒石酸对原料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进行先拆分,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后拆分时原料的损耗,再经过水溶、碱化、萃取和减压精馏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大于75%,纯度大于99%,旋光小于-9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富马酸氯马斯汀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它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抗组胺药之一,临床上用于治疗由组胺引了的各种过敏性疾病。(S)-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是制备抗组胺药物富马酸氯马斯汀的重要中间体。目前该化合物的合成过程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左旋酒石酸加入到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10°C,再将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10min-5h,加毕,控制温度为5°C _30°C,搅拌溶液反应3-12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 (2)将步骤(I)得到的盐溶解到水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N-甲基-2氯乙基卩比咯烧,反应方程式如下 OH OH Qw^NH2 -.剛2 HOOC^Vc0觀 N 0H。Ii' i,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的左旋酒石酸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摩尔比为1-3 :1,甲醇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质量比3-15 :1。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的左旋酒石酸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摩尔比为I. 3 :1,甲醇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质量比5:1。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的滴加时间为lh,控制温度为0°C -10°C,反应时间为6h。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的用量,为左旋酒石酸质量的I. 025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拆分剂左旋酒石酸对原料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进行先拆分,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后拆分时原料的损耗,再经过水溶、碱化、萃取和减压精馏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大于75%,纯度大于99%,旋光小于-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 : 将48. 75g(0. 325mol)左旋酒石酸加入到160g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 0-10°C,再将32g(0. 25mol)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lh,加毕,控制温度为0-10°C,搅拌溶液反应6h后,离心得到⑶-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34. Ig ;将所得的盐加入到水50g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15gX 3)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12. Ig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75. 1%,含量99. 12% (GC),旋光-94. 7。(氯仿中)。实施例2: 将97. 6g(0. 65mol)左旋酒石酸加入到320g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_10°C,再将64g(0. 5mol)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lh,加毕,控制温度为0-10°C,搅拌溶液反应6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70. 2g ;将所得的盐加入到水IOOg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30gX3)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25.2g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78. 8%,含量99. 22% (GC),旋光-94. 8° (氯仿中)。实施例3 将195. 2g(l. 3mol)左旋酒石酸加入到640g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_10°C,再将128g(l. OmoD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lh,加毕,控制温度为0-10°C,搅拌溶液反应6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150g ;将所得的盐加入到水200g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60gX 3)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52. Ig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81.4%,含量99. 42% (GC),旋光-95. 2。(氯仿中)。实施例4: 将292. 8g(l. 95mol)左旋酒石酸加入到960g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_10°C,再将192g(l. 5mol)N-甲基_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lh,加毕,控制温度为0-10°C,搅拌溶液反应6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228g ;将所得的盐加入到水300g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75gX3)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78.5g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81.8%,含量99. 40% (GC),旋光-95. I。(氯仿中)。权利要求1.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左旋酒石酸加入到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10°C,再将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10min-5h,加毕,控制温度为5°C _30°C,搅拌溶液反应3-12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 (2)将步骤(I)得到的盐溶解到水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C以下,再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卩比咯烧,反应方程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左旋酒石酸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摩尔比为1-3 :1,甲醇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质量比3-15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左旋酒石酸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摩尔比为1.3 :1,甲醇与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的质量比5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滴加时间为lh,控制温度为0°C -10°C,反应时间为6h。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的用量,为左旋酒石酸质量的I. 025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通过拆分剂左旋酒石酸对原料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进行先拆分,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后拆分时原料的损耗,再经过水溶、碱化、萃取和减压精馏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收率大于75%,纯度大于99%,旋光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左旋酒石酸加入到甲醇中,搅拌溶解完全后,降温至0?10℃,再将N?甲基?2氨乙基吡咯烷通过漏斗滴入混合液,滴加时间为10min?5h,加毕,控制温度为5℃?30℃,搅拌溶液反应3?12h后,离心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酒石酸盐;(2)将步骤(1)得到的盐溶解到水中,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至pH值至10?11,控制碱化温度在30℃以下,再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氯仿后,减压精馏得到(S)?N?甲基?2氯乙基吡咯烷,反应方程式如下:。955303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