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轴承套圈车削自动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335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轴承套圈车削自动线,该自动线包括上料机、下料机、自动控制联线系统和至少三台数控车床组成,自控控制联线系统分别控制上料机、下料机和数控车床自动工作;所述的每两个相邻的数控车床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料道,连接料道内设置有自动检测装置,该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加工轴承套圈是否符合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多台数控车床、自动控制联线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自动控制联线系统控制数控车床和上料机、下料机等轴承套圈输送、加工装置对轴承套圈进行自动化高效精密加工生产,利用数控车床的数字控制系统,对车削状态进行控制,依靠上下料机械手的动作,来实现工件的全自动数字化加工,改变普通数控车床“多人一机”、“一人一机”的作业模式,实现“一人多机”的全自动化作业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车削加工生产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中大型号轴承套圈的数控轴承套圈车削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车削加工是金属切削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目前,我国大型轴承套圈在车削加工过程中,依然采用单刀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中、小型轴承套圈已经摆脱了单刀机械加工的方式,大多采用多刀半自动、全自动车床对锻件进行车削加工,可以实现对同一锻件不同部位的一次性加工,但若是锻件的加工部位比较多,而一台车床不能实现对锻件的整体加工,需要多台车床依次对轴承套圈的不同部位进行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作业,进行人工上料、 下料,作业模式为“多人一机”或者“一人一机”的模式,生产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在加工过程中车床通过夹具将锻件进行有夹持定位,但现有的液压自动夹具由于人工上料误差、油缸压力、工件的位置度误差等,经常导致夹具的夹紧定位不准确(不准确度在3%。-5%。之间),不仅废品率高,而且容易导致工件报废或道具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轴承套圈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加工、可实现对中大型轴承套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轴承套圈车削自动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线包括上料机、下料机、自动控制联线系统和至少三台数控车床组成,自控控制联线系统分别控制上料机、下料机和数控车床自动工作;所述的每两个相邻的数控车床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料道,连接料道内设置有自动检测装置,该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加工轴承套圈是否符合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波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和信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