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437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导轨,主要用于汽车滑台试验中的线束的固定,其结构包括两个底座、线束托轨及线束保护装置,所述线束托轨设于所述两个底座之间,且所述线束托轨上设有缺口,所述线束保护装置设于所述线束托轨上且可相对所述线束托轨滑动,所述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导轨内时穿设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内且穿过所述线束托轨的缺口。在进行滑台试验时,所述滑台可带动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和所述线束在所述线束托轨上滑动,防止所述线束在受到瞬间高速冲击时因冲击力而紊乱,所述阻挡片可减小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和线束向前运动的冲击,防止线束冲出线束导轨而对线束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导轨,主要用于汽车滑台试验中线束的固定。
技术介绍
滑台试验是指通过非破坏性的模拟车辆碰撞运动,对车辆碰撞时乘员在车厢内部受到二次碰撞而产生的伤害值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乘员保护装置的短期低成本开发。滑台试验一般通过大量的压缩空气存储势能,通过势能的储存-释放来仿真真实世界,试验过程中试验部件和设备需要瞬间承受与真实碰撞相同的冲击,同时试验过程中外界需给车载设备,例如高速摄像、数据采集器等提供电源及控制信号,并且,高速摄像、数据采集器也需要向电脑提供信号输出,这些信号的传输都需通过连接于高速摄像、数据采 集器等车载设备与电脑之间的线束来实现。由于滑台实验中试验部件和设备需要瞬间承受较大的冲击,使得与这些部件和设备相连的线束相应的需要满足瞬间高速运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导轨,使位于导轨内的线束可满足滑台实验时瞬间高速运动的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实现的一种线束导轨,包括两个底座、线束托轨及线束保护装置,所述线束托轨设于所述两个底座之间,且所述线束托轨上设有缺口,所述线束保护装置设于所述线束托轨上且可相对所述线束托轨滑动,所述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导轨内时穿设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内且穿过所述线束托轨的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保护装置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管体,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空心管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夹设于所述两个底座之间,其两侧与所述底座的侧壁相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呈H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与地基相连,另一侧与所述线束托轨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托轨为凹形槽结构,所述凹形槽的凹口两侧形成有外翻边,所述线束托轨与两侧的底座通过穿设于所述外翻边和所述底座的螺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用于与地基相连的一侧设有多组孔,每组孔至少包括一安装孔与用于调节底座高度的一调节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时与所述地基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调节所述螺栓旋入所述调节孔的深度调节所述底座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导轨还包括一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分设于所述缺ロ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片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缺口上方。在进行滑台试验时,所述滑台可带动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和所述线束在所述线束托轨上滑动,防止所述线束在受到瞬间高速冲击时因冲击カ而紊乱,所述阻挡片可减小所述线束保护装置和线束向前运动的冲击,防止线束冲出线束导轨而对线束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由另ー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由另ー个角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线束导轨由另ー个角度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线束导轨包括两个底座I、两个连接板7、ー个线束托轨2、ー个线束保护装置10及ー个阻挡片3。所述底座I为H型钢底座,其具有相対的两侧,其中一侧与地基通过螺栓8相连接,另ー侧与线束托轨2通过螺栓5相连接。具体而言,上述底座I与地基相连的ー侧设有多组孔,每组孔至少包括ー个安装孔11与ー个调节孔12,其中安装孔11用于通过螺栓8与地基上所设的孔相连,所述调节孔12对应的地基没有设孔而令穿设于调节孔12内的螺栓9与地基的上表面直接接触,通过调节调节孔12内螺栓9旋入的深度可以调节底座I的高度,并通过将所述各组孔的调节孔12内的螺栓9旋入的深度调节成一致,使底座I处于水平状态而令整个线束导轨位于水平状态。如图3至图6所示,上述线束托轨2为凹形槽结构,在凹形槽的凹ロ两侧形成有外翻边6,线束托轨2的长度与底座I的长度相对应,线束托轨2通过穿设于外翻边6、连接板7与底座I内的螺栓5连接固定。所述线束托轨2底部设有缺ロ 4,令所述线束可通过所述缺ロ 4与外界连接。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与阻挡片3分设于所述缺ロ 4的两侧。其中,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设于所述线束托轨2上,其两侧与所述底座I的侧壁接触而夹设于所述底座I的侧壁之间,且可相对所述线束托轨2滑动。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管体,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空心管体内,且通过所述缺ロ 4与外界连接。所述阻挡片3与所述线束托轨2通过螺栓固定,用于阻挡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另外,所述阻挡片3的一部分还延伸至所述缺ロ 4上方,可防止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由上方脱离所述线束导轨。在进行滑台试验时,所述滑台可带动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和所述线束在所述线束托轨2上滑动,防止所述线束在受到瞬间高速冲击时因冲击カ而紊乱,所述阻挡片3可减小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和线束向前运动的冲击,防止线束冲出线束导轨而对线束造成损坏。本技术利用在两个底座之间安装线束托轨2,可在滑台移动过程中约束线束的移动,结构简单,刚性及导向约束稳定性高。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但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但凡以此方式所做的变化及修饰,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轨包括两个底座(1)、线束托轨(2)及线束保护装置(10),所述线束托轨(2)设于所述两个底座(1)之间,且所述线束托轨(2)上设有缺口(4),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设于所述线束托轨(2)上且可相对所述线束托轨(2)滑动,所述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导轨内时穿设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内且穿过所述线束托轨(2)的缺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轨包括两个底座(I)、线束托轨(2)及线束保护装置(10 ),所述线束托轨(2 )设于所述两个底座(I)之间,且所述线束托轨(2 )上设有缺口(4),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设于所述线束托轨(2)上且可相对所述线束托轨(2)滑动,所述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导轨内时穿设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内且穿过所述线束托轨(2)的缺口(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管体,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空心管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装置(10)夹设于所述两个底座(I)之间,其两侧与所述底座(I)的侧壁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呈H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一侧用于与地基相连,另一侧与所述线束托轨(2)相连。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惠君曹国华顾小棚韩刚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