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4367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后碰撞试验中假人的腿部没有一个合理的放置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包括滑轨和固定在滑轨上的固定板,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在滑轨上的卡槽、滑槽及脚踏板,卡槽与滑轨滑动连接,滑槽与卡槽铰接,脚踏板插接在滑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假人腿部距离,使假人的脚部有一个更好的放置位置,这样减少腿部受力缓冲,对腿部进行保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汽车安全的研究,減少我国的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且努力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在汽车交通事故中,与正碰和侧碰事故相比,追尾事故中乘员受伤的几率要小一些,因此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车辆后碰撞的事故中,前车的乘员头部剧烈甩动,颈部会受到挥鞭伤,其伤害持续时间长且易造成永久损伤,其受伤程度主要与座椅和头枕的性能有夫。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即鞭打试验)就是测试追尾事故中乘员颈部受伤情况的试验。尽管鞭打伤害属于次要伤害,但其伤害持续时间长且易成永久损伤。从Euro-NCAP已公布的测试结果看,很多车型在这项试验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此同吋,中国新车碰撞评价规程C-NCAP2012版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中新增鞭打试验,以考察车辆在发生后碰撞后的安全性能。近日,汽研中心发布了《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新标准将于2012年7月I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俗称“鞭打试验”)项目;新标准实施后,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出了新ー轮挑战。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鞭打试验步骤是将试验车辆驾驶员侧座椅及约束系统仿照原车结构,固定安装在移动滑台上,滑台以速度变化量15. 65 (+0. 8/-0. 8)km/h的特定加速度波形发射来模拟后碰撞过程。座椅上放置假人,通过测量后碰撞过程中颈部受到的伤害情况,用以评价车辆座椅头枕对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后碰撞试验对于调节座椅试验状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座椅滑轨在滑台的中间部位,座椅和座垫高度调节到中间位置,头枕高度中间可锁死位置,头枕倾角中间可锁死位置,但是目前后碰撞试验中对假人定位时,在座椅的调整上没有考虑假人脚部的安放,致使假人的脚部没有ー个合理的放置位置。中国专利CN201020296843. 8公开了ー种汽车座椅头枕,该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在汽车发生后碰撞时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头颈的汽车座椅头枕。但是没有考虑后碰撞试验时假人脚部的放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后碰撞试验中假人的脚部没有ー个合理的放置位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调节假人腿部距离,使假人的脚部有一个更好的放置位置,这样減少腿部受カ缓冲,对腿部进行保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包括滑轨和固定在滑轨上的固定板,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在滑轨上的卡槽、滑槽及脚踏板,卡槽与滑轨滑动连接,滑槽与卡槽铰接,脚踏板插接在滑槽之间。滑轨为两根平行设置的轨道。因为车型有很多种,测试车内的參数也很多,所以日常试验所要求的假人以及假人的座椅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本技术是依据法规要求在滑台试验中根据汽车后碰撞试验假人座椅的位置来调节假人脚部前后、摆放位置对脚部进行缓冲保护,同时由于脚踏板的角度任意调节,从而达到对数据的保证性。在滑轨上设有多个螺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左右两根滑轨之间,假人座椅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根据每次试验的车型、试验參数,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调整固定板位置。试验时,假人的位置要求是不同的,脚部位置也是随着要求进行改变,因此脚踏板根据试验的要求可以进行调节,卡槽可沿滑轨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轨上,滑槽与卡槽铰接来调节脚踏板的坡度,本技术方便了安装和拆卸,节约了时间也保证了对实验数据的要求。脚踏板插接在滑轨之间,这样可以减少脚踏板的晃动。试验时假人脚部的晃动比较大,这样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作为优选,滑槽在朝向滑轨的ー侧设有调节螺栓。通过螺栓对脚踏板的坡度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使假人的脚部有一个更好的放置位置,这样減少脚部受カ缓冲,对脚部进行保护。2、假人腿部角度可以任意调节,从而达到对数据的的保证性。3、该装置装卸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其中,I :滑轨,2 :固定板,3 :卡槽,4 :滑槽,5 :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在后碰撞试验中的滑台上设有左右两根平行的滑轨1,沿滑轨I设有许多螺孔,通过螺栓固定固定板2,同时通过调整螺孔的位置来移动固定板2。螺孔的位置是以试验经常用到的车型的位置決定的,以方便直接调整固定螺栓,移动固定板2。试验座椅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板2上。卡槽3卡在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定位后并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轨上,滑槽4与卡槽3通过螺栓铰接,脚踏板5插接在左右滑槽4之间。滑槽在朝向滑轨的ー侧设有调节螺栓。使用时,由于每次试验的车型、试验參数也不同,根据车型和假人位置的不同,根据试验要求调整固定板的位置,移动固定板2并固定在滑轨上I,试验座椅通过4个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根据试验中通过对假人脚部安放的要求,对腿部位置距离进行前后的调整,为了达到试验要求,因此在滑轨两边设有多个螺孔的位置,卡槽沿滑轨滑动达到对腿部要求的距离时,通过螺栓将卡槽3固定在滑轨I上,滑槽4通过螺栓与卡槽3铰接,脚踏板卡在左右滑槽内,同时插接在滑轨内,通过调节螺栓对滑槽的坡度进行调整,从而调整脚踏板的角度,满足假人脚部放置的位置。通过滑槽4的调节螺栓上对脚踏板的位置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技术的装置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方便了脚踏板的安置,节约了时间也保证了对实验数据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包括滑轨(1)和固定在滑轨上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滑轨(1)上的卡槽(3)、滑槽(4)及脚踏板(5),卡槽(3)与滑轨(1)滑动连接,滑槽(4)与卡槽(3)铰接,脚踏板(5)插接在滑槽(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碰撞试验中可调节假人脚部位置的装置,包括滑轨(I)和固定在滑轨上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干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滑轨(I)上的卡槽(3)、滑槽(4)及脚踏板(5),卡槽(3)与滑轨(I)滑动连接,滑槽(4)与卡槽(3)铰接,脚踏板(5)插接在滑槽(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后碰撞试验中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朋胡捷王琛李月明韩刚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