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579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辅助转向轮的转向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0),其中,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0)包括:电动马达(20),其内置有用于控制旋转的ECU(21);蜗杆减速机(30),其用于将电动马达(20)的旋转传递至转向轴;连接器(25),其将来自ECU(21)的配线引出至外部;第一壳体(40),其安装有连接器(25)及电动马达(20),并具有供ECU(21)与连接器(25)进行接线作业的作业孔(41);盖构件(45),其用于闭塞作业孔(41);第二壳体(50),其容纳蜗杆减速机(30)并固定在第一壳体(40)上,第二壳体(50)具有以固定在第一壳体(40)上的状态覆盖盖构件(45)的罩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对驾驶员进行的方向盘操作进行辅助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公知有利用电动马达的旋转カ来辅助方向盘操作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在JP2011-31755A中,公开有ー种电动动カ转向装置,该电动动カ转向装置包括将控制基板、动カ元件用基板与电动马达设为一体的马达单元。 但是,在使用一体地设有控制基板的控制基板一体型的电动马达的情况下,在将电动马达安装在壳体上时,需要对用于将配线引出到外部的连接器与控制基板进行接线。因此,存在有在壳体上设置用于对控制基板与连接器进行接线的作业孔的情況。在壳体上设有作业孔的情况下,需要将盖构件安装在作业孔上而闭塞该作业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使用控制部一体型的电动马达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安装用于闭塞连接器接线用的作业孔的盖构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技术方案,提供ー种用于辅助转向轮的转向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0,其中,该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包括电动马达20,其内置有用于控制旋转的控制部21 ;传递机构30,其用于将上述电动马达20的旋转传递至转向轴;连接器25,其将来自控制部21的配线引出至外部;第ー壳体40,其安装有上述连接器25及上述电动马达20,并具有供上述控制部21与上述连接器25进行接线作业的作业孔41 ;盖构件45,其用于闭塞上述作业孔41 ;第ニ壳体50,其容纳上述传递机构30,并且该第二壳体50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40上,上述第二壳体50具有罩部55,该罩部55以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40上的状态覆盖上述盖构件45。在说明书的以下记载中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其它特征、优点进行说明,并且将其表示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I的后视图。图3是电动动カ转向装置的辅助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图3的右视图。图6是沿图3的VI-VI线截取的辅助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及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是装载在车辆上的、用于对驾驶员进行的方向盘操作进行辅助的装置。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包括转向输入轴I,其用于输入由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产生的转矩;未图示的转向输出轴,其经由未图示的扭杆与转向输入轴I同轴连接并与车轮相连接;转矩传感器2,其用于检测作用在扭杆上的转矩;辅助单元10,其用于对转向输出轴赋予与转矩传感器2的输出相对应的辅助力。转向输出轴I是一端连接在驾驶席的未图示的方向盘上的筒状的轴。在转向输入轴I的另一端的内周上,插入有用于检测转矩的扭杆。扭杆的一端固定在转向输入轴I上,并与转向输入轴I同步旋转。扭杆的另一端压入到转向输出轴的一端内。由此,转向输出轴经由扭杆与转向输入轴I相连接,转向输入 轴I与转向输出轴相对旋转与扭杆的扭转量相应的量。当由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产生的转矩输入至转向输入轴I时,该转矩经由扭杆传递至转向输出轴。此时,转矩传感器2基于扭杆的扭转量对作用在扭杆上的转矩进行检测。在转向输出轴的外周上,设有与未图示的齿条轴相啮合的未图示的转向齿轮,该未图示的齿条轴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固定于车辆的齿条箱3内。由此,当转向输出轴旋转时,齿条轴在轴向上移动,使经由未图不的转向横拉杆(tie rod)与齿条轴相连接的转向轮转向。在转向输出轴的另一端的外周上固定有后述的蜗杆减速机30的蜗轮32。由此,转向输出轴与蜗轮32 —体地旋转。转矩传感器2是根据磁场的变化来检测扭杆的扭转量的非接触型的传感器。除此之外,转矩传感器2也可以是使用电位计(potentiometer)的传感器等接触型的传感器。转矩传感器2包括用于输出与检测到的转矩相对应的信号的连接器2a。接着,參照图3 图6,说明辅助单元10。辅助单元10包括电动马达20,其根据转矩传感器2的输出进行工作;蜗杆减速机30,其作为对电动马达20的旋转カ进行减速及增幅而传递至转向输出轴的传递机构;连接器25,其将来自内置在电动马达20内的E⑶21的配线引出至外部。辅助单元10利用经由蜗杆减速机30传递的电动马达20的旋转カ辅助转向轮的转向。另外,辅助单元10包括第一壳体40,其安装有连接器25及电动马达20,并具有供E⑶21与连接器25进行接线作业的作业孔41 ;盖构件45,其用于闭塞作业孔41 ;第ニ壳体50,其容纳蜗杆减速机30,并且该第二壳体50固定在第一壳体40上。电动马达20被由车辆的未图示的电源装置供给的电カ驱动,从而产生用于辅助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旋转力。电动马达20的旋转カ从该输出轴传递至蜗杆减速机30。在电动马达20中,内置有作为用于控制其旋转的控制部的E⑶(ElectronicControl Unit)21。E⑶21由包括CPU (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I/o接ロ(输入输出接ロ)的微型计算机构成。RAM用于对CPU处理中的数据进行存储,ROM用于对CPU的控制程序等进行预先存储,1/0接ロ用于在ECU21与同该ECU21相连接的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通过使CPU、RAM等根据容纳在ROM内的程序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的控制。E⑶21与转矩传感器2电连接。E⑶21根据由转矩传感器2检测出的转矩对电动马达20的输出进行控制。连接器25是用于将来自E⑶21的配线引出到外部的端子。在连接器25中,连结有与电源装置电连接的未图示的动カ线和与转矩传感器2的连接器2a电连接的未图示的信号线。由此,向E⑶21供给电力,并且输入来自转矩传感器2的信号。蜗杆减速机30是用于将电动马达20的旋转经由转向输出轴传递至转向轴的装置。蜗杆减速机30包括蜗杆31,其与电动马达20的输出轴一体地旋转;蜗轮32,其与蜗杆31相啮合,并改变上述旋转的旋转方向而进行输出。蜗杆31是与电动马达20的输出轴同轴配置的螺旋齿轮。蜗杆31的基端固定在电动马达20的输出轴上。蜗杆31的自由端借助未图示的轴承被第二壳体50支承。蜗轮32是以其中心轴线与蜗杆31相交叉、并形成规定的轴间距的方式设置的斜 齿齿轮。传递至蜗杆31的驱动カ在蜗轮32处改变旋转方向而进行输出。蜗轮32在内周上压入有转向输出轴并使该蜗轮32与该转向输出轴一体地旋转。由此,能够将电动马达20的旋转カ经由蜗杆减速机30传递至转向输出轴,辅助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第一壳体40形成为轴向两端部开ロ的大致圆筒状。第一壳体40具有马达安装部42,其以能够安装电动马达20的方式开ロ ;连接器安装部43,其与马达安装部42同向地开ロ并用于安装连接器25 ;散热器部44,其用于对由内装的ECU21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作业孔41,其形成在马达安装部42及连接器安装部43的相反侧。马达安装部42在第一壳体40的轴向上形成为凹部。马达安装部42形成与电动马达20相对应的形状。将电动马达20安装在马达安装部42中,通过连接图4所示的螺丝20a而将该电动马达20固定在马达安装部42上。在马达安装部42中,供电动马达20的输出轴穿通的贯穿孔以在轴向上贯穿第一壳体40的方式形成。连接器安装部43呈凹状地形成在与形成有马达安装部42的面相同的面的外周上。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2 JP 2011-0627141.一种用于辅助转向轮的转向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其中, 该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包括 电动马达(20),其内置有用于控制旋转的控制部(21); 传递机构(30),其用于将上述电动马达(20)的旋转传递至转向轴; 连接器(25),其将来自上述控制部(21)的配线引出至外部; 第一壳体(40),其安装有上述连接器(25)及上述电动马达(20),并具有供上述控制部(21)与上述连接器(25)进行接线作业的作业孔(41); 盖构件(45),其用于闭塞上述作业孔(41); 第二壳体(50),其容纳上述传递机构(30),并且该第二壳体(50)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40)上, 上述第二壳体(50)具有罩部(55),该罩部(55)以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40)上的状态覆盖上述盖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动カ转向装置(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哲郎后藤孝志田中秀树增田大辉原尾龙德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