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电路板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子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8815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电路板系统,包括用于连接器组件沿第一方向插拔的助力机构,助力机构包括与主电路板铰接的两个把手和铰接于两个把手的连杆,扣板与主电路板之间具有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配合副,扣板与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之间具有沿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配合副;位于待插装工作位置的第一滑动配合副适配于第一位置、第二滑动配合副适配于第一位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分别绕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转动切换至插装工作位置,位于插装工作位置的第一滑动配合副沿第一方向相对滑动适配于第二位置、第二滑动配合副沿第二方向相对滑动适配于第二位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性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系统的电子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电路板组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电路板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子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通常在一块主电路板上再扩展安装一块扣板(即副电路板),以扩展电路板的能力或者实现电路板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其中,主电路板与扣板之间通过连接器实现电源与信号的连通。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传统的主电路板与扣板装配方式。 如图I所示,主电路板上固定设置几个支撑柱,然后采用螺钉将扣板固定在主电路板的支撑柱上。其中,部分或全部支撑柱采用具备限位功能弹性卡柱,以提高装配效率。然而,该装配方式仅适用于传统的小扣板的安装,也就是说,该结构仅适用于通过操作者施力直接实现连接器对的插入与拔出操作,例如,小扣板与主电路板间数量较少且插拔力较小的连接器。随着IT与CT产品的发展,需要在单个主扣板系统中提供越来越强的能力,扣板功能逐渐增加,基本形成了双层电路板结构。显然,上下电路板功能都很强大,两块电路板间的信号与电源连接器的针数相应增多,从而实现两块电路板间的连接器对的插拔力也越来越大,仅基于操作者施力直接进行插拔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考虑上下电路板间的助力插拔方案。目前,在业界已经开始出现通过助力插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电路板系统,包括 主电路板;和 通过连接器组件与所述主电路板实现电源与信号连接的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沿第一方向插拔的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 第一把手,与所述主电路板铰接于第一铰点; 第二把手,与所述主电路板铰接于第二铰点;和 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铰接于第三铰点和第四铰点;且 所述扣板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具有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配合副,所述扣板与所述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之间具有沿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配合副,在所述铰接形成的转动平面内,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并配置成位于待插装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滑动配合副适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滑动配合副适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分别绕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转动切换至插装工作位置,位于所述插装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滑动配合副沿第一方向相对滑动适配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滑动配合副沿第二方向相对滑动适配于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电路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具体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与扣板之间;两组所述助力机构的第一把手之间或第二把手之间固定连接有操作扳手。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层电路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与所述扣板之间具有弹性卡合定位副,用于限定相应把手与所述扣板之间的待插装工作位置和插装工作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电路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扣板上设置有弹性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与所述弹性卡合部构成所述弹性卡合定位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