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以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380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度高,操作简便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以及利用该加工机构加工起重机端梁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的整体设置,可以在端梁托架上同时实现针对端梁的双面铣削和/或双面钻孔,确保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两侧备板与底板平面的垂直度高,有效保证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线接触。通过先焊接,后精加工的操作方式,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要求,避免了材料变形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仪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端梁的加工机构,以及利用该加工机构所进行的加工方 法。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现代工业生产和起重运输中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的重要设备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钢铁化工、铁路交通、港口码头以及物流周转等部门和场所。由于超重机的体积大、自身重量大,因些对于起重机的加工要求就包括了端梁两侧的备板与底板平面之间的高度的垂直要求,否则不能保证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线接触,导致运行不平稳,有噪音。由于端梁尺寸比较大,加工不方便,现有的加工方式是先将备板上的孔及平面加工好,再焊接到端梁上。如果焊接本身精度不高,且有变形,则很难保证端梁最终的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度高,操作简便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以及利用该加工机构加工起重机端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案是提供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端梁托架,所述端梁托架端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铣刀结构和钻头结构。所述端梁托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平行的导轨,导轨上部连接工作台。所述导轨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与工作台底面连接。所述上导轨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工作台运动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调节螺栓。所述铣刀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铣刀部、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以及底架;所述钻头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钻头部、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以及底架;所述铣刀结构和钻头结构的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和底架均采用相同结构。所述水平调节装置为垂直于端梁托架工作台设置的水平导轨结构,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通过第二丝杆螺母机构与调节手轮相连接。所述铣刀部为卡装于镗洗头的铣刀盘;所述钻头部为与钻洗头相连接的钻铣刀。第二方案是提供利用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实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方法,包括I)将焊接好的端梁放在端梁托架上,通过定位板上设置的调节螺栓将端梁安设于两侧铣刀结构/钻头结构中铣刀盘/钻洗头的对应位置,固定端梁;2)通过铣刀结构/钻头结构的水平调节装置实现铣刀盘/钻洗头向端梁移动,并到达加工位置;3)启动铣刀结构、端梁托架的电机,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带动端梁托架上导轨连接的工作台做给进运动,完成铣刀加工过程;或启动钻头结构,利用第二丝杆螺母机构连接的调节手轮,针对端梁的加工位置进行钻孔。在所述步骤2中,当端梁的垂直加工面尺寸大于铣刀盘直径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实现铣刀头的垂直高度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的整体设置,可以在端梁托架上同时实现针对端梁的双面铣削和/或双面钻 孔,确保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两侧备板与底板平面的垂直度高,有效保证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线接触。通过先焊接,后精加工的操作方式,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要求,避 免了材料变形现象的出现。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梁托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端梁托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铣刀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铣刀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6为钻头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为端梁托架;2为铣刀结构;3为钻头结构;4为端梁托架的机架;5为端梁托架的工作台;6为端梁托架的上导轨;7为端梁托架的下导轨;8为第一丝杆螺母机构;9为定位板;10为调节螺栓;11为统刀部;12为高度调节装置;13为水平调节装置;14为底架;15为水平调节装置的上导轨;16为水平调节装置的下导轨;17为第二丝杆螺母机构;18为调节手轮;19为键洗头;20为统刀盘;21为钻头部;22为钻洗头;23为钻统刀。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法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如图I所示,包括端梁托架1,端梁托架I端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铣刀结构2和钻头结构3。即端梁托架I 一端两侧对称设有铣刀结构2,而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钻头结构3。如图2和图3所示,端梁托架I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有平行的导轨,导轨上部连接用于安置端梁的工作台5。其中导轨分为上导轨6和下导轨7,上导轨6与工作台5底面连接,此外上导轨6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8与电机相连接。在工作台5的运动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板9,定位板9上设有调节螺栓10。如图4和图5所示,铣刀结构2由上至下包括铣刀部11、高度调节装置12、水平调节装置13以及底架14,其与钻头结构3的高度调节装置12、水平调节装置13和底架14均采用相同结构。其中水平调节装置13为垂直于端梁托架I的工作台5设置的水平导轨结构,分为上导轨15和下导轨16,上导轨15通过第二丝杆螺母机构17与调节手轮18相连接。铣刀部11为卡装于镗洗头19的铣刀盘20 ;而钻头部21为与钻洗头22相连接的钻韦先刀23,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的整体设置,可以在端梁托架I上同时实现针对端梁的双面铣削和/或双面钻孔,确保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两侧备板与底板平面的垂直度高,有效保证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线接触。通过先焊接,后精加工的操作方式,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要求,避免了材料变形现象的出现。本专利技术第二方案是提供利用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实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方法,包括1)将焊接好的端梁吊放在端梁托架I上,通过定位板9上设置的调节螺栓10将端梁安设于两侧铣刀结构2/钻头结构3中铣刀盘20/钻铣刀23的对应位置,固定端梁;2)通过铣刀结构2/钻头结构3的水平调节装置13实现铣刀盘20/钻铣刀23向端梁移动,并到达加工位置;3)启动铣刀结构2、端梁托架I的电机,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8带动端梁托架I上导轨6连接的工作台5做给进运动,完成铣刀加工过程;或启动钻头结构3,利用第二丝杆螺母机构17连接的调节手轮18,针对端梁的加工位置进行钻孔。当端梁的垂直加工面尺寸大于铣刀盘20直径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12实现铣刀头20的垂直高度调整。权利要求1.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端梁托架,所述端梁托架端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铣刀结构和钻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托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平行的导轨,导轨上部连接工作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与工作台底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与电机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2或3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运动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调节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铣刀部、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以及底架;所述钻头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钻头部、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以及底架;所述铣刀结构和钻头结构的高度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和底架均采用相同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装置为垂直于端梁托架工作台设置的水平导轨结构,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通过第二丝杆螺母机构与调节手轮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部为卡装于镗洗头的铣刀盘;所述钻头部为与钻洗头相连接的钻铣刀。9.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机构的起重机端梁加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