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9388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包括基本框架,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移动小车和起吊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其中,基本框架的纵梁采用矩形管并于其底边中部开口,开口位置两边形成轨道;所述移动小车内置于所述纵梁内部,通过支承轴承支撑于所述轨道上,并于对应开口位置设置引导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运行更为安全可靠,适用广泛,可满足不同房屋装修的吊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代化房屋装修大大推动了小型起吊设备的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常可见到的将起重机技术应用于房屋装修方面的机械设备,其运行小车一般是安装在纵梁下方,其移行装置随小车而动,其导向是依靠导向轮与纵梁腹板相接触,因而结构相对复杂,重量相对较大,不太适合家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的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包括:基本框架,其用于支承和固定;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基本框架上,分别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卷筒;移动小车和起吊装置,两者通过钢丝绳经由滑轮及滑轮组与所述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钢丝绳包括移行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及电气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基本框架的纵梁,采用矩形管并于其底边中部开口,开口位置两边形成翼缘轨道;所述移动小车,其内置于所述纵梁内部,通过两对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左右两侧的支承轴承支撑于所述翼缘轨道上,另有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前后的引导轴承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开口位置;所述支承轴承与其所对应的小车滑轮同轴,所述引导轴承的中心轴连接于移动小车的前后位置,所述中心轴同时垂直于所述纵梁的轴线及小车滑轮的轴线。所述支承轴承相当于移动小车的车轮,在移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随移行钢丝绳沿翼缘轨道移动;所述引导轴承用于移动小车移行的引导,避免小车与纵梁内壁的碰撞与摩擦,保证移动小车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还包括起重量限制器,具体的,包括压缩弹簧,行程开关,及超重报警器;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起升钢丝绳连接于其位于前滑轮组的绳头处,另一端连接行程开关。所谓前滑轮组,是相对于后滑轮组而言,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前后两端,其中以所述纵梁伸出室外的一端为前端。所述超重报警器包括警示灯和/或蜂鸣器。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钢丝绳形变补偿器,其一端连接于移动小车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移行钢丝绳上。具体的,所述补偿器可采用弹性件,比如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起升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基本框架的立柱下方,所述移行驱动装置固定于纵梁之上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运行更为安全可靠,适用广泛,可满足不同房屋装修的吊装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图3是B-B剖视图;图中,1.门架2.纵梁3.立柱4.移动小车5.起升钢丝绳6.吊钩7.起重量限制器8.起升驱动装置9.移行驱动装置10.移行钢丝绳11.上支座12.下支座13.横梁14.前滑轮组15.后滑轮组16.缓冲器17.引导轴承18.支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如图1,图2所示,其中,其基本框架包括门架1、纵梁2、横梁13和立柱3。纵梁2可自窗户等探出室外。门架1和立柱3高度可伸缩调节,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支座,所述门架1和立柱3根据室内高度调节后将所述上下支座顶紧于室内的天棚和水泥地板上。所述横梁13水平紧固支撑于所述门架1上部;所述纵梁2与所述横梁13相垂直并通过角钢水平悬挂于所述横梁13下方,纵梁后端固定支撑于所述立柱3的上部。所述起重机的起升驱动装置8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和卷筒,所述起重机的移行驱动装置9包括移行电机、减速器和卷筒;所述起升驱动装置8固定于立柱3下方,所述移行驱动装置9固定于纵梁3的中部。所述起重机的移动小车4和起吊装置,即吊钩6,通过钢丝绳经由滑轮及滑轮组连接于所述起升驱动装置8和移行驱动装置9;所述钢丝绳包括起升钢丝绳5和移行钢丝绳10,其分别用于吊钩6与起升驱动装置8的连接及与移行驱动装置9的连接;所述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升降电机和移行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起升控制电路,移行控制电路,行程开关及控制开关,所述起升控制电路包括上升控制电路和下降控制电路,所述移行控制电路包括向前平移控制电路和向后平移控制电路,所述行程开关串联在所述上升控制电路中,所述控制开关采用常规的按钮开关,包括控制起升驱动装置8的“升”,“降”按钮和控制移行驱动装置9的“前”,“后”按钮;其中,所述纵梁2,采用矩形管并于其底边中部开口,开口位置两边形成翼缘轨道;所述移动小车4,内置于所述纵梁内部,其包括小车框架,两个小车滑轮,两对支承轴承18,一对引导轴承17及缓冲器16,如图3所示。所述两个小车滑轮对称设置于小车框架前后,两对支承轴承18相当于移动小车的车轮,其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左右两侧并与其所对应的小车滑轮同轴,所述支承轴承18支撑于所述翼缘轨道上,在移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随移行钢丝绳沿翼缘轨道移动。所述两个引导轴承17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前后并对应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开口位置,以固定于所述小车框架前后两端外侧的方形轴为中心轴,并以双螺栓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方形轴同时垂直于所述纵梁的轴线及小车滑轮的轴线;所述引导轴承17用于移动小车移行的引导,避免小车与纵梁内壁的碰撞与摩擦,保证移动小车的正常运行;所述缓冲器16设置于移动小车的前后两端。当重物悬挂到吊钩6上后,按住控制起升装置的按钮开关“升”,上升控制电路得电并控制升降电机启动,起升钢丝绳5在升降电机及其减速器所输出的动力带动下,依次绕过前滑轮组14和后滑轮组15,连续缠绕于起升驱动装置8内的卷筒上,从而带动吊钩6及悬挂其上的重物上升。当重物到达预定高度后,再松开起升开关按钮“升”,上升控制电路失电,升降电机停止运转;继而开启移行驱动装置9,即按住控制移行驱动装置9的按钮开关“后”,向后平移控制电路得电并控制移行电机启动,在所述移行驱动装置的移行电机及其减速器所输出的动力带动下,移行驱动装置9的卷筒将移行钢丝绳10绕于其上,从而牵引移动小车4沿纵梁轨道向其后方作纵向移动(在此,纵向的前后是以纵梁伸出室外端为前方,而其反方向为后方),到达室内合适位置后,再松开开关按钮“后”,向后平移控制电路失电,所述移行电机停止运转,移动小车4停止纵向移动。此时,按住控制起升驱动装置8的开关按钮“降”,下降控制电路得电并控制升降电机反转,在起升钢丝绳的牵引下,使吊钩6及其下重物下落,所述重物落下后再松开起开关按钮“降”,下降控制电路失电,升降电机停止运转,起即完成一次吊装。再次启动起升驱动装置8,如前所述,即按住其开关按钮“升”,吊钩再次升起,及至预定高度后,松开开关按钮“升”;继而启动移行驱动装置9,即按住其按钮开关“前”,向前平移控制电路控制移行电机反转,则移动小车4在移行钢丝绳的带动下移到室外或预定位置,再次松开开关按钮“前”,所述移行电机停止运转,移动小车4停止纵向移动。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如前所述操作相应的开关按钮完成相应的吊装起降移行等操作。所述起重机还设置有起重量限制器7;所述起重量限制器7连接于起升钢丝绳5位于前滑轮组14的的绳头处,包括行程开关(常开),与之相连的压缩弹簧及警示器。当货物超载时,所述压缩弹簧在起升钢丝绳的力的作用下压缩变形超出预定范围而拉动所述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串联在所述上升控制电路中,超载情况下,行程开关动作,起重量限制器7得电后警示的同时,起升电机失电动作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包括:基本框架,其用于支承和固定;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基本框架上,分别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卷筒;移动小车和起吊装置,两者通过钢丝绳经由滑轮及滑轮组与所述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钢丝绳包括移行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框架的纵梁,采用矩形管并于其底边中部开口,开口位置两边形成翼缘轨道;所述移动小车,其内置于所述纵梁内部,通过两对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左右两侧的支承轴承支撑于所述翼缘轨道上,另有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前后的引导轴承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开口位置;所述支承轴承与其所对应的小车滑轮同轴,所述引导轴承的中心轴连接于移动小车的前后位置,所述中心轴同时垂直于所述纵梁的轴线及小车滑轮的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动装修用起重机,包括:基本框架,其用于支承和固定;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基本框架上,分别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卷筒;移动小车和起吊装置,两者通过钢丝绳经由滑轮及滑轮组与所述起升驱动装置和移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钢丝绳包括移行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框架的纵梁,采用矩形管并于其底边中部开口,开口位置两边形成翼缘轨道;所述移动小车,其内置于所述纵梁内部,通过两对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左右两侧的支承轴承支撑于所述翼缘轨道上,另有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车滑轮前后的引导轴承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开口位置;所述支承轴承与其所对应的小车滑轮同轴,所述引导轴承的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兴原正乾石洪禹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瑞元起重机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