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861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和固定件,制动软管的第一端与制动油管前段连接,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后桥上,制动软管的第二端与制动油管后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后桥上,这种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现有制动软管总成中的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短,在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软管的膨胀量较小,其所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的损失较小;同时有效节省车辆的布置空间,使整车的制动管路布置得更为紧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用于连接制动主缸与轮边制动器的制动管路通常包括制动软管总成和制动油管(硬管),其中制动软管总成通常包括制动软管。在一些车型,特别是某些型号的越野车中,制动软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动油管的前段、制动油管的后段连接。这种悬空布置的制动软管长度一般较长,当液压油由制动软管中通过,制动软管的膨胀量较大,造成制动效能的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这种制动软管总成中的制动软管长度较短,制动软管的膨胀量较小,其所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的损失较小。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和固定件,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一端与制动油管前段连接,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汽车的后桥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与制动油管后段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后桥的中部,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后桥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优选的,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软管接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软管接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动油管后段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软管接头铆压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优选的,所述软管接头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配合的铆压孔,所述软管接头通过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铆压孔的配合铆压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支架向上弯折后向左折弯后形成铆压结合部,所述铆压孔设置于所述铆压结合部上。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圆孔,所述支架通过与所述圆孔配合的螺栓固定于所述后桥上。优选的,所述制动软管为两根,所述两根制动软管平行排列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后桥上,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现有制动软管总成中的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短,在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软管的膨胀量较小,其所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的损失较小;同时有效节省车辆的布置空间,使整车的制动管路布置得更为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于后桥上的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示出了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的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安装于后桥5上的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1和固定件,制动软管1的第一端11与制动油管前段2连接,制动软管1 的第二端12通过上述固定件固定于后桥5上,制动软管1的第二端12与制动油管后段4 连接。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后桥上,这种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现有制动软管总成中的制动软管的长度较短,在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软管的膨胀量较小,其所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的损失较小;同时有效节省车辆的布置空间,使整车的制动管路布置得更为紧凑。后桥5位于第一车轮21和第二车轮22之间,后桥5上还安装主减速器23。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中,上述固定件固定于后桥5的中部,制动软管1的第二端12固定于上述固定件上。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有别于传统的布置结构,固定件固定于后桥的中部,这样使制动软管的长度可以设计的更短,更有效减小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效能的损失,同时使整车布置更为紧凑。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为支架6,支架6为板状,支架6固定于后桥5上,制动软管1的第二端12固定于支架6上。本实施例中,制动软管1为两根,两根制动软管1平行排列固定于支架6上。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制动软管1的第二端12通过软管接头7固定于支架 6上。软管接头7为长方体状。软管接头7固定于支架6上,制动软管1的第二端12与软管接头7的一端连接,制动油管后段4与软管接头7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软管接头7铆压连接于支架6上。结合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接头7上设置有突出部71,支架6上设置有突出部71配合的铆压孔61,软管接头7通过突出部71与铆压孔61的配合铆压连接于支架 6上。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软管接头7与支架6采用铆压形式连接,其连接结构紧凑,软管接头7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支架6向上弯折后向左折弯,形成铆压结合部62,铆压孔61设置于铆压结合部62上。本实施例中,支架6上设置有圆孔63,支架6通过与圆孔63配合的螺栓固定于后桥5上。本技术实现了制动管路从车架到车桥的过渡,使用性能良好。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采用两根制动软管并排布置,节省车辆的布置空间,使整车制动管路布置更为紧凑。软管接头与支架采用铆压形式连接,结构紧凑,软管接头设计简单,便于生产加工,节约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软管和固定件,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一端与制动油管前段连接,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汽车的后桥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与制动油管后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后桥的中部,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后桥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通过软管接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软管接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制动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动油管后段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铆压连接于所述支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配合的铆压孔,所述软管接头通过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铆压孔的配合铆压连接于所述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向上弯折后向左折弯后形成铆压结合部,所述铆压孔设置于所述铆压结合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圆孔,所述支架通过与所述圆孔配合的螺栓固定于所述后桥上。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软管为两根,所述两根制动软管平行排列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管路中的制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伟童成前江军莫淑萍张进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